河南開封一段古城牆修復施工時,城牆上的碉堡被施工人員當成了公廁,弄得污穢不堪,此舉引發市民不滿,稱他們熱愛古城牆的感情被傷害。
據了解,開封城牆全長14.4公裡,是中國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築,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代表了開封文化核心資源。從1994年開始,開封市相關部門先後對城牆進行了多次修復,使其恢復歷史面貌。此次修護是從2010年10月底開始,內外兼修保護古城牆。
經調查,市民投訴的城牆修復施工地段位於西南城坡街附近,城牆上頂部為拱形的碉堡,門口掛著一塊破窗紗作為遮擋。碉堡內部地面被挖了一個淺坑,坑上鋪著七八塊施工用的竹排,旁邊堆著沙土、糞便等,俨然成了一個旱廁。在炎熱天氣裡,難聞的氣味在空氣裡發酵。
“施工有大半年了,這個碉堡一直當廁所,冬天還好點,特別是這大熱天的,氣味太難聞了,大老遠就能聞到。”居住在附近的李廣祥老人說,施工本來是好事,可這樣亂糟蹋,實在不應該。
“城牆是文物,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每個市民都有義務愛護,不管如何施工,也不該拿文物當廁所。”對文物頗有研究的雷玉德說,本身城牆就毀壞嚴重了,在修護時又造成人為的破壞,太拿文物不當回事了,讓人心痛。
“開封是七朝古都,也是旅游城市,這些古城牆將來都會作為旅游景點正式推出的,但城市衛生狀況一直不怎麼好,要保護文物,打造良好的旅游環境,全在人的意識和素質。”業余導游鐘冉說,要讓游客感覺到開封的文化底蘊和厚重氣息,不僅僅是旅游局、文物局的事,恐怕全民、全城都得參與。
對此,施工人員說,城牆附近沒有公廁,也沒有合適的地方來搭建廁所,沒有辦法才在碉堡中方便。開封城牆文物保護管理所工作人員表示,這段城牆的工期預計到9月中旬結束,屆時會徹底清理這個碉堡,以後進行封閉管理,原樣保護,將來城牆正式列為旅游景點時,再拆除封閉碉堡門窗的磚,會把城牆的原貌展示給公眾。
對於這種說法,市民並不滿意,他們認為,不能拿將來進行保護來忽視現在的破壞,他們如此做法,嚴重傷害了作為開封市民對古城牆的深厚感情,希望有錯即改,不是等到將來再補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