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為什麼我國古建築木結構容易遭受腐朽菌和木材害蟲侵害

為什麼我國古建築木結構容易遭受腐朽菌和木材害蟲侵害

日期:2016/12/15 1:18:1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抑制木材腐朽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但生物法目前還處於研究階段。在實際使用中,應用最多的還是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主要包括選擇耐久的樹種、控制木材的水分

  抑制木材腐朽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但生物法目前還處於研究階段。在實際使用中,應用最多的還是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主要包括選擇耐久的樹種、控制木材的水分、應用防腐劑處理木材。

  我國古建築眾多,歷史悠久,大多以木材作為承重架構即木結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建築使用的木材各不相同,即使同一建築使用的木材也不只一種。木材腐朽蟲蛀特性與木材種類密切相關,不同的木材,其天然耐久性也不同,使用年限(耐久年限)也就不一樣。因此在選材時,要了解所用木材的種類和其耐久性。



  菠蘿格

  研究表明,我國古建築所用木材種類主要為落葉松、雲杉、楊木,個別建築部件使用柏木、硬木松。其中木柱、木梁大多為落葉松、雲杉,椽檩多為雲杉,房椽多為楊木,一些地板使用柏木,而一些雕刻木構件(如飛椽)則使用硬木松。

  落葉松木材紋理直,密度適中,強度中等,鋸刨等加工容易,而且絕大部分人認為其耐腐或最耐腐,因此一直是我國建築上常使用的一種木材。雲杉木材紋理直,密度略低,強度較弱,鋸刨等加工容易,而且不耐腐,雖然也是我國建築上常使用的一種木材,但一般多用於普通建築。楊木紋理直,密度低,強度弱,而且不耐腐,容易受到腐朽菌和蛀蟲的侵害,雖然我國建築上也常使用,但卻是一種低檔建築木材。

  落葉松的耐腐性為稍耐腐(中等耐腐),雲杉的耐腐性為稍耐腐或不耐腐,楊木的耐腐性為不耐腐。硬木松的耐腐性為中等耐腐,柏木的耐腐性為耐腐至中等耐腐。但落葉松、雲杉、楊木、柏木、硬木松對蠹蟲的抗性都較差。

  由此可見,依靠木材本身的耐久性,木材的使用年限(耐久年限)極為有限,這也是為什麼我國古建築木結構容易遭受腐朽菌和木材害蟲侵害的根本原因。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要麼使用耐久性非常好的木材,要麼進行木材防腐處理或使用防腐木材。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