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密碼”老宅靜待搬家
“NDF-6”、NH-11”“NG-2”……這些好像產品型號的編號密密麻麻寫在一座建築的牆上,這就是位於西鳳凰街40號院內一座即將遷建的德式老建築,老建築名叫“鳳凰公館”,附近的居民說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叫“馬公館”。普利街片區拆遷改造後,歷經百年滄桑的老建築將異地重建,牆上的每一塊石頭按原樣蓋起來。據了解,此次異地重建只是重建外牆,恢復其外觀,牆體內部利用現代技術處理。
陝西洛南原縣長被公訴:曾同意開發商拆遷古建
五金模具企業如何在風雨中前行?
蔡奇:打造大遺址保護的典范
合肥:百姓宗祠述說光陰
慈禧太後的寢宮——頤和園
泺源堂位於趵突泉北側 是一座民族形式的琉璃瓦閣樓
山西破獲盜掘西周古墓葬案件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網
大拆大建可謂當前中國城市化仿古建築建設的一大特色
重慶酉陽發現疑似天然“巖畫”
河北省石家莊市文物普查野外工作結束 4010處新發現
安徽臨渙古鎮:袅袅茶香慢慢品
古希臘:聚光保房屋熱量
山城重慶:巨變中的老味道
義烏崇德堂:民國老宅的風雨滄桑
中國首例百姓申請文物認定:保護六百年族宅
水墨春韻東溪古鎮游
武鳴區政協到西林考察古建築保護與開發工作
西藏將進一步加強和推進重點文物的保護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
法國總統特使訪華 邀請中國加入瀕危文化遺產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