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路改造在即,有些太原記憶可能消失!
日期:2016/12/14 11:09:1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1、首義門(廣場)
首義門源自承恩門。承恩門是明初為擴太原城時修築的兩座南門之一,辛亥革命勝利後,承恩門改名為首義門。解放戰爭期間,首義門在炮火中受到損傷,建國初年被拆除,原址改造成為五一廣場。
2、山西大學堂舊址
山西大學堂舊址位於侯家巷6號,是中國最早設立的新型大學之一,為山西大學的前身,是近代中西文化合璧的實物例證。
3、純陽宮(現山西省藝術博物館)
純陽宮,又稱呂祖廟,位於太原的五一廣場西北隅,因供奉呂洞賓而得名。雖然占地面積不大,但是獨具匠心的布局在宮觀祠宇中實屬少見。
4、皇華館
最初就是皇帝使者居住地。在民國時期,皇華管一度成為太原名副其實的的“政治中心”。
現存太原民國時期為數不多的老房子。
5、皇廟
太原皇廟是明、清兩代帝王,皇族和文武官員祭祀先祖和慶典的場所。現存皇廟建制僅存太原這一孤例。它的建築特點采用黃琉璃瓦頂及龍形裝飾,是人世間最高的等級,在山西省也僅此一例。
6、華義美發廳
1955年,南肖牆理發店開業,當時是隸屬於太原市北城服務公司管理的一家國營單位,後更名華義美發廳。至今,它已經伴隨著很多周邊的老顧客們走過了60個春秋!成為太原人難以割捨的記憶。
不過據悉華義美發廳不會被拆
7、南華門歷史片區南華門片區現有趙樹理故居、楊愛源舊居、閻氏故居、歷史民居等,均為文物保護單位。如何保護這些歷史民居不被破壞,是五一路改造繞不開的話題。
8、山西國民師范舊址
位於太原市杏花嶺區五一北路245號。始建於1919年6月,是閻錫山創辦的一所專門培養全省小學教師的師范學校,後成為山西省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
9、拱極門
如同中國大多數城牆的命運一樣,太原城牆在建國後也沒能逃避被拆除的命運,從1951年至今,太原城牆最終只有西北角的一小段得以殘存,而現今我們看到的城牆,便是2003年在這基礎上重修的。
五一路即將迎來大修,所有太原人都希望在城市化改造中,太原記憶會被最大程度的保留和保護。
(來源:太原人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