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首家古匾博物館對外免費開放
日期:2016/12/14 21:41:5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s`w'@&HG}0 新落成的會昌縣三館一中心百匾堂8月初正式免費對外開放。記者采訪了解到,由130塊民間木制古匾組成的百匾堂是目前江西省首家以牌匾為特色的展館,也為江西保護古匾文化首開先河。
`$cygt/?C]00A x4d8Q4cd-C/s}0 130塊古匾彰顯歷史文化99古建網+|$o"v3wK Uw
99古建網LOn,b,Ald)t4?記者走進會昌縣三館一中心百匾堂看到,古色古香的“百匾堂”三字鑲嵌在一塊舊門額上,令人未進堂而先感覺到了散發出來的古韻。
?m\r4W+P0Y:sN-h(d.LLLMkv0 300余平方米的百匾堂內收集了各式各樣的古匾共計130塊。會昌縣三館一中心的鄒敏館長告訴記者,年代最久遠的是明朝嘉靖年間狀元羅洪先為會昌莊埠胡莊溪新建廳堂題寫的“莊溪草堂”匾,最近的是1946年浙江錢塘吳大監(清光緒十八年中榜眼)為張誠孚題寫的“食德揚名”匾。99古建網6z N `6a"a!~)]0|
nPN,qf&ziBi3ulD0 屠夫刀下搶出清朝古匾99古建網e6cNG.sP)`I
&g)Cp@)@S2E0 記者采訪了解到,其實每一塊珍貴古匾的背後,都有一個艱辛或感人的收藏故事。
UkR"T8i6s0 99古建網e`K?%c$tn't/tK2002年,看到一些外來文物商販蜂擁來到贛南各地搶購客家匾額等文物,這讓時任會昌縣博物館副館長的池小琴十分痛心。一種守護客家文化的強烈責任感驅動著她要把博物館變成客家文物的“家”,從此會昌博物館開始了匾額的收集之路。
k&[xQ8TC'v$~0[ A J0[fs?P0 回憶匾額收集過程,年近六旬的池小琴告訴記者,會昌縣百匾堂是博物館人員歷經7年的漫長時間從各村收集而來,期間也發生了很多趣事。
OVXj4xG~&H$m}0!pCoq1IDL{0 有一次,池小琴在去珠蘭鄉征集過程中,行走在鄉村的巷道裡,看到一群人正圍在一個賣肉攤點前買肉。她循聲往這邊一看,竟然發現屠夫使用的案板是一塊清朝年間的“登科”功名匾。於是,她趕緊亮明身份,掏錢從屠夫的刀下買下了這塊古匾。99古建網u8|^4e C$U0W*?p5j
99古建網u8vBsu [古匾期待各地品牌保護99古建網'Zs2~ s.o N%~
GoTVb&s[i0 贛州市文物局局長韓振飛向記者介紹,現在很多地方都把保護搶救歷史文物作為當前的一個重要任務,匾額也是一項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也迫切需要品牌保護。99古建網lK7Q4Y$DP8@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網 http://www.yingzao.com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