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河北日報: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河北省新發現文物一萬三千處

河北日報: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河北省新發現文物一萬三千處

日期:2016/12/14 21:40:3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G'f+TrM4`0  2007年9月,河北省拉開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大幕,截止到今年6月,全省文物普查地域過半,已完成邯鄲、承德、滄州、衡水、邢台、石家莊市等6市文物普查工作,張家口、廊坊的普查工作正在進行。據統計,全省共有82個縣級行政區域完成實地文物調查,普查完成率達61.82%。截至2009年4月30日,全省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5660處,其中新發現文物13411處,復查12249處,文物遺存數量實現了翻番,預計,今年年底文物普查發現不可移動文物數量將突破30000處。

2NBgjg&X.`0

](~5ES8w"a"y'_Ia:r0  截至目前,石家莊新發現各類不可移動文物遺存4010處;張家口新發現1600余處,正在繼續;廊坊新發現260余處……全省本次普查新現文物達13000多處,它不僅是我省文物遺存數量上的跨越式增長,同時在文物質量和價值上也取得了重大收獲。省文物局局長、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立方總結了以下三點:99古建網9o(]5k&Z4w dyy,~

~*bZ2k4Ku0  一、此次文物普查湧現出一批重要發現,使得本次文物普查亮點頻現。邯鄲武安市傳統民居群是此次文物普查重大收獲;承德88處舊石器遺址的發現成為此次文物普查新亮點;滄州早商遺址和早期城址的發現,具有重要考古學價值;張家口遼金時期聚落遺址的發現,對進一步研究這一地區的遼金文化具有較重要價值;素有古建築博物館之稱的張家口蔚縣,新發現寺廟、戲樓、民居等古建築248處。並且在一般的寺廟大殿內都有壁畫,尤其是在一觀音殿內發現了保存完整、繪制細膩、題材內容豐富、畫工精美的明代壁畫,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99古建網/VNfL3V!ZW&Hy

99古建網W0I(J:yn(j7AV_

  二、集中發現一批同類型文化遺存。邢台發現的一批舊石器時代遺址,對研究太行山東麓冀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義。同時,20余處商代各個時期遺址的發現,對進一步理清商文化在邢台地區的分布與演變脈絡具有重要意義,也為研究當地歷史地理變遷提供了大量珍貴的實物史料。張家口一批舊石器時期遺址、新石器時期以及商周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當地歷史文化起源具有重要意義。99古建網 c*I3]n.i9y"w |X

P }m"c.CgR)w0  三、一些新發現填補了歷史空白。如衡水新石器遺址的發現填補了當地考古學文化的空白;石家莊第六棉紡廠、滄州泊頭火柴廠、邯鄲鋼鐵廠等一批工業遺產的發現,在文物內涵和外延上都有了新擴展。99古建網t B)QV'IIz N%d

`so+W1z;OVW0  此次文物普查是繼1956年、1981年之後的第三次全國大規模文物普查活動,規模之大,收獲之豐都是史無前例的,國家及省級文物專家均稱之為“文物珍寶的井噴”。本次文物普查的亮點明顯:主要體現在古遺址、近現代文物、鄉土建築和工業遺產四大方面,還有圍繞洞穴遺址、傳統老字號遺存、近現代重要史跡等開展的專題調查,也具有重要的意義。99古建網 n"hQh] \

99古建網]iyv-K+Yi n

  ■亮點一:鄉土建築數量眾多 獨具地方特色

a3Mul4G*}0

] w,u4l4oa0  石家莊市文物普查中鄉土建築的新發現格外引人注目:井陉吳家宅院,始建於1916年,用石料就達7000余塊,耗時6年完成,令人歎為觀止;深澤縣的杜家民居,建於民國時期,正房“破四造五式”的房屋格局、精致的木門頂窗、窗棂和磚雕屋檐有較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栾城縣的馮氏老宅為清代民居,僅存的過廳雖已多處殘破,但宅內高大的梁柱張揚著恢弘的氣勢,精致的磚雕和木刻昭示著曾經的奢華。在石家莊東部平原地區發現保存如此完好的清代民居尚屬首例。99古建網G`,zuE&M2Z9^-_

99古建網|7pQM.d9b

  張家口市赤城縣發現的黑達營子老爺廟,約建於清代中晚期,現存正殿和戲台兩座建築。正殿內牆體做滿堂壁畫,山尖梁間處為水墨山水壁畫,其余為五彩壁畫。蔚縣湧泉莊鄉董家澗村發現的魏倫宅院,坐北朝南,在東稍間突出一間小樓,據說為繡樓。在蔚縣古民居隨處可見,但有繡樓的民居,目前尚屬首次發現。99古建網%]h+W y;}E

bo_v!g I u"J_ YQ#k0  ■亮點二:近現代文物搶先納入文物普查重點

6qGKS9{0

;\^ R$H.C;m0  對近現代文物的普查工作在此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是一個重點,這體現了對文物提前保護的原則,第一時間或盡早將近現代文物進行保護,是最人性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文物保護觀的體現。99古建網T/[l%I D*w{

99古建網O*E O/qZ2c

  石家莊市文物普查中新發現多處文革時期建築和知青點。栾城縣冶河鎮北辛莊村委會大院裡,矗立著一個直徑約3.5米,高約21米的水泥塔——— 戰備瞭望塔,建於上世紀60年代末,記錄了那段特殊時期的歷史。另外,平山縣發現大量近現代革命文物,行唐縣發現烈士紀念碑亭等大量革命文物。99古建網2vR#RQ\)G

99古建網)g/w#W(BQK&P)x6G8GM

  在邢台內丘縣白塔村發現“大寨式”建築群,排房為建築群主體,規模較大,基本保持原貌,是上世紀70年代“農業學大寨”運動的代表性產物,承載了一段獨特的歷史信息,具有較高價值。

9zCsC,s-k$m%G@0

[g{%Xd1W L"],}o0  邯鄲磁縣陶泉鄉北岔口村發現全國第一個抗日民主政府——— 磁縣人民抗日民主縣政府舊址,其中首任縣長田裕民住所、警衛排駐地、政府大院部分保存尚好,現由村民使用。

f'|5}e0V!KR.a.q0 99古建網O0b6YEfX4N

  ■亮點三:工業遺產拓寬文物普查領域99古建網 @Qt&\R{

99古建網/x3r IiPO/|O

  由於目前國家還沒有系統完善的認定標准和辦法,因此在文物普查中對於工業遺產的界定還不明確。但是,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不少珍貴的工業遺產由於缺乏及時的保護正在流失中。我省工業遺產豐厚,用工業遺址來串聯工業發展歷史無疑將成為今後文物保護和研究的重要內容,因此,工業遺產被列入此次文物普查項目。

hY ] Y\@ze v0 99古建網t/o3r[5`g s

  以承德鋼鐵公司為代表的大規模工業遺產的發現引人注目。承德鋼鐵公司是1959年1月熱河鐵礦廠和承德市鋼鐵廠合並組建成的一個生產體系比較完整的鋼鐵聯合企業。熱河鐵礦廠系由日偽時期大廟鐵礦改建而來。作為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首批工業建設重點工程之一,承鋼的發展見證了我國釩钛磁鐵礦發現、礦石冶煉、技術工藝的創新等工業發展歷程,為新中國礦業史、冶金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此次作為工業遺產登錄的部分遺跡既是見證新中國冶金發展歷程的工業遺產,也是日本侵略者瘋狂掠奪我國稀有礦產資源、壓迫和剝削中國勞工的實物罪證。99古建網|x&e-b6t w2VF f

8Yg-t2l`K~0  另外,石家莊第六棉紡廠、滄州泊頭火柴廠、邯鄲鋼鐵廠等一批工業遺產在此次文物普查中被發現,使我省文物在內涵和外延上都有了新擴展。而對於全省的工業遺產來說,尚有巨大的挖掘潛力。據悉,目前我省正在組建專門的隊伍對全省的工業遺產進行調查摸底,還將逐步建立工業遺產保護體系,制定出台政策和法規。99古建網:J*NqT};qcVC p

99古建網!H OZy+h;G

  ■亮點四:古遺址發現再續燕趙文脈

&o9{6X*F j1q l2Mr8^^0

E}6v3R4a9~0  古遺址歷來是文物普查的重頭戲,此次文物普查在此項目上收獲頗豐,不僅數量占據了文物普查成果的大半江山,而且在質量和歷史年代久遠上,都成為燕趙文明傳承和歷史續寫上的一大亮點。

G%~8h^|1m8?$eN I0 99古建網 |$_u%N9n8q,J

  石家莊市文物普查新現文物以古遺址、古墓葬等數量居多,其中正定一處遺址面積為10萬平方米,高邑一處遺址面積達18萬平方米,均為商代早期遺址,對於認識和研究石家莊地區商代早期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在新樂境內發現的趙家墳遺址、東紫煙遺址和何家莊遺址三處大型古文化遺址,對研究當地的文化交融、歷史淵源等都有很高的價值。99古建網fB.uNG.A,`nH$G

99古建網X1z-ow5nLYh

  張家口市文物普查正在進行中,在宣化、赤城、陽原,新發現了38處舊石器時期遺址,在蔚縣、沽源、張北,發現了3處新石器時期遺址,在張北、赤城發現了5處商周時期遺址。這些早期遺址的發現,對研究當地歷史文化起源具有重要意義。在康保發現的後土城遼金時期聚落遺址,對進一步研究這一地區的遼金文化具有較為重要的價值。99古建網0v?;uzF

@3G[}-Gd0  邢台文物普查的一項重要成果是在沙河、臨城、內丘、邢台縣共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36處,對研究太行山東麓冀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義。一批新石器至商代遺址的發現,對研究豫北冀南地區新石器時期文化發展脈絡具有重要價值。在沙河、隆堯、威縣、南和、任縣、寧晉、清河、臨城、內丘等地發現商代各時期遺址20處,對進一步理清商文化在邢台地區的分布與演變脈絡具有重要意義,也為研究當地歷史地理變遷提供了大量珍貴的實物史料。

D#O4EJ Qg^ G8nT0 99古建網 i@|_FE

  衡水普查新發現了一批新石器時代和商周遺址,將該地區歷史文化年代大大向前推進。其中景縣西周莊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面積約12000平方米,在衡水地區尚屬首次,對於研究山東古代文化和河北古代文化的交匯和過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武邑縣大谷口先商——— 早商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河北東南部夏商時代考古學文化的空白。武強縣周家窩商周遺址的發現證明,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晚期,武強縣就有人類生活,改寫了武強縣古代史始於秦漢的說法。(河北省文物局 河北日報)

1]0g.jo^!l`0 伊尚錦時尚手冊-女性完全時尚手冊 http://www.eshangjin.com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