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鎮江霸氣違建8年沒拆掉 官方:“首犯不罰”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

鎮江霸氣違建8年沒拆掉 官方:“首犯不罰”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

日期:2016/12/14 21:29:0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被舉報的違建緊臨烈士陵園和鐵甕城遺址

位於鎮江烈士陵園旁邊的這座房子已荒置多年

鐵甕城遺址和烈士陵園都位於北固山

  鎮江鐵甕城遺址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日有人舉報稱,在鐵甕城遺址附近,有超過1萬平方米的違建。昨天更有消息指出,該違建在鐵甕城遺址保護范圍內,並蠶食了烈士陵園的一段圍牆。

  現代快報記者調查得知,這些建築確實沒有規劃審批手續,它的歷史可追溯到2007年,目前已處於荒置狀態。鎮江市文廣新局文物處負責人表示,該建築雖然不在鐵甕城遺址保護范圍內,但位於建設控制地帶。而據有關部門的說法,當年之所以未拆除,是依據“首犯不罰”原則。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此事已引起鎮江市委市政府的重視,鎮江市行政執法部門正在調查處理。

  舉報


  國家文保單位鐵甕城遺址附近


  有上萬平米的違建

  近日有人舉報稱,鎮江鐵甕城遺址和烈士陵園附近,有超過1萬平方米的違建。昨天更有消息稱,違建在鐵甕城遺址保護范圍內。

  現代快報記者昨天從相關部門獲悉,這些房子為原鎮江市合金鑄造廠所有,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嚴重虧損狀態。經政府部門批准,於2002年3月25日改制給自然人胡某,現更名為鎮江市金煌庭合金銷售有限公司。改制後,廠區內原有構築物的結構發生了變化,部分廠房被拆除重建。

  昨天中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鎮江市東吳路30號發現,這裡是一座一層樓的門面房,大門緊閉,該房東側是一條坡道,順著坡道往上約50米,就能看到一座合圍起來的房子,中間是一個2層樓高的門樓,紅色的木質門關著,門內傳來狗叫聲。年過七旬的吳老漢長期在此看門。他告訴記者,此處原來是一個工廠,後來本打算改建成養老院,如今已經“荒了好多年了”, 原因是“沒錢賺”。

  現代快報記者進入門內發現,裡面有大約籃球場大小的空地。從露天和室內堆放的建築材料可以看出,這座房子尚未完工。周邊是4幢連在一起的房子,大多是毛坯房,最高的一幢有5層樓。這幢樓背後就是鎮江烈士陵園,而鎮江烈士陵園和鐵甕城遺址一樣,同屬於北固山前峰。

  幕後


  烈士陵園也曾多次反映違建


  最後都不了了之

  事實上,除了這幢最高的樓房,此處建築的西北角也與鎮江烈士陵園連為一體,只不過該樓對烈士陵園的影響最大。現代快報記者昨天在烈士陵園警示碑和紀念碑等革命紀念景點前看到,這幢樓很顯眼——它的“脊背”直接立在了山上。

  “肯定是違建,但這麼多年也沒有人來管。”鎮江烈士陵園一位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幢樓原來只有2層,2007年開始違法建設,這幾年來一直建建停停,蠶食了烈士陵園的一段圍牆,最終變成了5層樓,他們為此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但都不了了之,“有時候在這個部門人還沒走呢,人家就打電話給他(胡某)了,我們單位職工為了這個事情還被打過,辦公室門也給沖掉了。”

  “按照國家民政部的規定,烈士陵園周邊要保持安靜嚴肅,我們還是國家重點烈士陵園,這幢樓建得這麼高,肯定會對烈士陵園的視野等方面造成影響。”這名負責人表示,要解決這個問題“很難”,這些年來,不僅僅是他們單位,周邊老百姓也反映過此事,這件事情甚至曾驚動過市領導,相關領導還召集人員專門開會討論過,但未能改變客觀事實。目前此處建築 “已經停了兩三年”。

  現代快報記者搜索發現,今年以來,此事也多次被網友舉報到當地論壇,引發熱議。

  鐵甕城遺址位於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北固山的前峰。1991年起發掘,清理出六朝夯土及包磚牆遺跡、歷代官衙建築遺跡等。 鐵甕城始建於三國孫權時期,在吳國幾座都城中建城年代最久,保存遺跡最為完整,而文化內涵亦極為豐富,作為地方政治中心的治所,歷經晉、唐直至明、清,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這在古代城市史上也是十分少見。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深度追問


  到底是不是違建?


  規劃部門:沒有建設規劃許可證,是違建

  昨晚,現代快報記者多次撥打胡某的手機,希望就違建風波對其進行采訪。不過截至昨晚發稿前,手機一直無人接聽。

  “網上舉報基本屬實。”當地規劃部門一位知情人表示,因為沒有獲得建設規劃許可證,被舉報的這幾幢房子都是違建。該知情人還透露,胡某曾多次到鎮江市規劃局申請補辦手續,最近一次申請是今年,但因為沒有文保單位的相關說明,規劃局經研究不予補辦。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了大市口街道辦城管科,該科工作人員表示,此事過於復雜,需要上級單位和公安等部門的配合方能解決。發稿前,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此事已經引起鎮江市委市政府的重視,鎮江市行政執法部門正在調查處理。

  是否在文保范圍內?


  文物部門:不屬遺址保護范圍,但位於建設控制地帶,屬違規

  鎮江市文廣新局文物處處長張小軍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東吳路30號的建設活動不屬於鐵甕城遺址保護范圍,但位於建設控制地帶。2008年鎮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的一個文件,將此舉定性為“違規行為”。

  該文件寫道,“以上區域新建的建築物和構築物,事先未向省、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門申報,違背了文物法規的有關條款……根據鎮江市鎮發(2005)53號文件中關於招商引資來鎮江投資的企業實行‘首犯不糾’的精神。同時,鑒於此處建築行為是在已有建築物基礎上增高建築的狀況,故同意不予拆除”。

  不拆的依據是什麼?


  鎮江曾出文件,對企業未造成嚴重後果的違規行為“首犯不罰”

  2009年,鎮江市規劃局行政處罰委員會委員會議紀要中作了明確結論,該違法建設系招商引資項目,根據“首犯不罰”的原則,決定不予行政處罰。

  所謂的“首犯不糾”或者“首犯不罰”,指的是公布於2005年10月28日的《中共鎮江市委、市政府制定提高行政效能優化投資環境的十項規定》中的第六條“嚴禁以罰代管”:“行政執法機關對企業違規行為的查處,應以教育為先、督導整改為主,嚴禁以罰代管。對首次發生違規行為的企業,非主觀故意、沒有造成嚴重後果的,原則上只要能接受教育,並按照行政執法機關提出的整改措施及時糾正的,不予行政處罰。”

  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沒有“首犯不罰”這一說

  “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這是法治的基本原則。”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傑出人物(2010年)姚遠認為,“只要是違反法律的行為,沒有首犯不罰這一說。”

  姚遠指出,對於文物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在保護范圍內不允許進行其他建設,而在建設控制地帶內,雖然不是不能建設,但建築風貌要跟文物相協調,而且必須經過審批。鐵甕城遺址目前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建設,要上報國家文物局,若無國家文物局同意,地方規劃部門不得批准。因此上述建築既違反規劃法律也違反文物法律,當地文物部門應及時上報國家文物部門,由國家文物局依法處理。

  建設控制地帶內的違建該如何處理?姚遠表示,不是說建設控制地帶范圍內的所有建築都要拆掉,《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明確規定,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進行建設的,由相關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