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古獅城完整性也令人驚歎城內外原有的整體布局沒有改變

古獅城完整性也令人驚歎城內外原有的整體布局沒有改變

日期:2016/12/15 1:35:0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曾任永順府、常德府教授。范仲映故居建於清嘉慶年間,是磚木結構,由正棟和朝門組成,正棟坐西朝東,面闊20米,進深8.86米,面積177平方米,磚木結構,三開間,琉璃瓦硬山頂,封火山牆,高兩層;朝門坐南朝北,面闊2.76米,進深2.17米,面積約6平方米,硬山頂,封火山牆。復建後的故居所在地取名為“孟園”,功能定位為集紀念、藏書、培訓、進修、診療、會議、游覽於一體的孟河醫派文化基地。其設計師是我國古建築大師陳從周的學生、常州文筆塔復建設計師莊新兆,建造師是蘇州古建築園林代表人物、蘇州留園、拙政園修建師過漢權和王國平。

    為了建造水利樞紐工程新安江水電站,浙江省原淳安縣、遂安縣兩縣合並為現在的淳安縣,29萬人離鄉移居,獅城、賀城兩座延續千年的古城,連同27個鄉鎮、1000多座村莊、30萬畝良田和數千間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萬頃的千島湖底。古獅城的樣貌已經在他心中有了逼真的輪廓——獅城水陸交通便利,有5個城門,各門之上都建有城樓,城垣四周還添設8座碉樓;城內多名勝古跡,有明清時期琉璃瓦古塔、牌坊及岳廟、城隍廟、忠烈橋、五獅書院等古建築,還有歷代古墓葬。對水下古獅城進行為期五天的探秘直播。為什麼這次直播沒有選擇賀城?章維钊說,賀城“藏”在水下60多米,水下拍攝有難度。而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在當年“清庫”(建造水庫前,要進行推平建築、清除垃圾、文物搬遷保護等工作)過程中,賀城基本被毀。

    探摸出的古獅城完整性也令人驚歎——城內外原有的整體布局沒有改變,包括橋梁、古井等都還保存;有些木構建築的梁架、瓦頂等都還留存;明清時期的牌坊上,所雕的圖案還清晰可見。。在浙江的陸地上,現存的古城,格局比較完整的還有海寧鹽官古鎮和寧波慈城古鎮,“不過,獅城因為在水下封存了半個世紀,沒有經歷過多波折,古城的完整性比這兩個鎮都要好.那些磚石泡過水後再拿上岸,就會散掉。木頭在水下放過了,到了岸上也會疏解掉。”黃滋說,“現在的千島湖景觀已經不可替代,開發旅游也不一定需要古城浮上岸。不一會兒游客們紛紛效仿僧人開始默念起來。他們借助眾僧侶參禅講經,眾香客祈福祝願及眾游客踏青游玩等特殊段,向廣大善男信女傳授防火、滅火知識,通過消防體經文傳誦的形式教育民眾養成良好的消防安全行為也是行善積德的大善事。原來,這是該寺院新近創作改編的一部“消防經”,他們把多年來總結景區消防安全管理的好事例、好做法,用經典的銘文匯編成易讀易傳易做的消防體經文,讓景區內的僧眾、香客及游客們相互傳頌。而且大多都屬於國家文物保護建築,一些塔陵、廟宇、古建築群由於技術條件有限至今還使用著防火水缸、水桶和水槍等舊式滅火設備。每年五一旺季,群眾出游、聚會活動頻繁,旅游風景區、名勝古跡人員密集,給消防安全管理帶來了不便。

    紀念碑亭是江南地區唯一具有四面歇山結構的建築。因所有建築均采用難度極高的傳統斗拱、卯榫,材料均采用傳統的木材和磚瓦,工藝均采用傳統的琉璃瓦手工工藝,其建築難度為我國目前新建的古典建築中所罕見。為更好利用保護復建後的故居,常州孟河醫派傳承學會計劃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合作籌建中國孟河醫派書院,開展孟河醫派丁氏學派醫德醫術的培訓、進修、研討、講座等活動。目前書院已陸續收到丁氏後裔、族親、後學捐獻的資料。但很少有人知道,獅城建縣於漢,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遷至目前所在,從遷到目前地界算起距今已有1391年的歷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