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青海省文物管理局獲悉,該省玉樹州格薩爾三十大將靈塔及達那寺修復工作入選中國十佳文物保護工程,該工程也是玉樹震後文物維修工程中建築體量最大的項目。
格薩爾三十大將靈塔及達那寺位於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吉尼賽鄉麥曲村達那山,格薩爾三十大將靈塔海拔超過5000米,靈塔依山勢地形群呈不規則排列,南洞窟建有11座靈塔,北洞窟建有31座靈塔;達那寺始建於公元686年,其中尕吾拉康是中國康巴藏區最早佛殿,與西藏山南的藏王宮殿雍布拉康齊名。
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局長郭紅介紹,2010年玉樹地震中,格薩爾三十大軍靈塔及達那寺受損嚴重。此次修復工作始自2011年11月,除建築修繕外,包括巖體加固、原址重建(三十大將殿)、遷建工程(伙房)、道路護坡、場地排水、瑪尼石整修等單項工程。
“修復中遵循文物保護原則,重以堅持傳統工藝,根據建築損壞情況,在價值評估的基礎上,采取差異化的維修方法,充分考慮寺院的日常使用。”郭紅說,“修復過程中,既采用了‘打牮撥正’‘托椽換梁’、墩接修補等傳統維修手段,也使用了壓力灌漿牆體加固、屋面防水、新做建築中在隱蔽部位增加混凝土圈梁構造柱等現代技術。”
據了解,在修復過程中,主體建築尕吾拉康均采取木結構不落架、牆體加固或局部拆砌的方法維修,文物價值得以最大的保留;三十大將殿及附屬采取原址重建或局部落架的方法,徹底排除險情,以滿足日常使用功能;針對達那寺大部分建築為夯土牆實際,增設散水和阻水牆等,有效保護了牆體根部受到雨水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