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投資百萬元“救活”山西三處“國保”
日期:2016/12/14 11:07:0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隨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永興寺保護修繕工程開工,山西南部垣曲縣城僅存的三處“國保”均已“得救”。中新網記者12日從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文物局獲悉上述消息。
此次永興寺修繕資金為國家文物局投資,金額為100萬元人民幣。此前,中國國家文物局出資200萬元對垣曲縣兩處元代古建築埝堆玉皇廟和二郎廟北殿進行了搶險維修。
由於年久失修,垣曲宋村永興寺此前出現柱子傾斜、牆體開裂、外包磚脫落、斗拱構件遺失並殘損、梁架走閃、屋面開裂漏雨等情況,所有這些病害已嚴重威脅著這座文物建築的安全。
鑒於此,2014年12月,中國國家文物局准予宋村永興寺修繕工程立項;2015年9月,山西省文物局下達宋村永興寺修繕工程計劃,並撥付專項資金。
2016年1月,垣曲縣文物局對宋村永興寺保護修繕工程進行招標,並獲得運城市文物局對施工方案的批復。本次保護修繕工程包括大殿修繕、院落鋪墁和圍牆砌築等,工期8個月。
宋村永興寺位於垣曲縣華峰鄉宋村村東南,又名重興寺,創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築為金代至清代,明萬歷朝曾重修。現存有北殿、東耳房、東西廂房、永興磚塔。北殿經多次重修,梁架大部分保存金代風格,距主體建築70米處建有密檐式清代磚塔一座。2013年,中國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是中國的文物大省,現有不可移動文物53875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52處,居全國第一。古建築為28027處,600年以上元代及元代以前的木構古建築約占到全國同期建築存量的80%。目前中國發現的200余處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山西占157個。
(來源:中新網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