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已經確定由江蘇牽頭推進江南水鄉古鎮、中國明清城牆、海上絲綢之路的聯合申遺。”12月3日,在江蘇省關於“社會文明程度高”的主題發布會上,江蘇省文化廳廳長徐耀新在談及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時透露。
江蘇是文化強省,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不僅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也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是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改善民生的寶貴資源,要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用好用活江蘇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徐耀新如是說。
在保護文化遺產方面,江蘇除了將推進江南水鄉古鎮、中國明清城牆、海上絲綢之路聯合申遺之外,還實施紅色遺產、名人故居搶救性保護工程。
文化遺產的保護,不僅僅是物質文化遺產方面,還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徐耀新指出:“推進非遺代表性名錄保護體系構建,建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動態管理機制,完善非遺保護體系。”
去年,由揚州牽頭的大運河申遺獲得成功,徐耀新認為,需要提高文化遺產的利用水平,因而,要加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促進文化遺產與創意、旅游產業融合。
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還需要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建設。“如今有些人不知道四書五經是什麼,舞台上青衣、花旦、花臉、老生都不認識。”徐耀新覺得,要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研究和宣傳普及,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修復工程,還將會聯合有關部門一起倡導小學生中要讀《三字經》、《弟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