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歷史影像館:伯希和
日期:2016/12/15 0:36:46   編輯:古代建築史
伯希和肖像-1906年5月5日
一百多年前,道士王圓箓在敦煌莫高窟的偶然發現,開啟了封存千年的藏經洞,沉寂多年的敦煌,再度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20世紀初,外國探險家接踵而至,陸續踏上了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斯坦因、伯希和、奧登堡、吉川小一郎等探險家在大肆獲取藏經洞中珍貴文物的同時,也拍攝了許多敦煌石窟及周邊環境的照片。20世紀40年代,中國學者石璋如、攝影記者羅寄梅、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等也對莫高窟進行了攝影記錄。他們在不同的時間,記錄了敦煌石窟的面貌。
敦煌研究院網絡中心特別收集和整理出一批敦煌石窟歷史照片,陸續呈現給大家。我們重新審視這些發黃的老照片,仍然能感受到20世紀上半葉敦煌石窟文物流失海外的滄桑歷史。
伯希和考察團成員-1906年7月15日
“我認為無論是從所拍攝的照片來看,還是從語言學角度來講,我們都從千佛洞獲得了人們可以希望從中得到的一切。”
——伯希和
繼斯坦因之後來到莫高窟的是法國伯希和考察團。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早年在法國政治科學學院、東方語言學院等處學習,1899年在越南的河內學習並供職於印度支那考古學調查會,即法蘭西遠東學院,在22歲時由於他在漢學方面的天才表現和特殊貢獻,於1901年受聘為法蘭西遠東學院的教授。
1905年“中亞與遠東歷史、考古、語言及人種學考察國際協會”法國分會會長色納爾(Emile Senart)委任伯希和為法國中亞探險隊隊長,與測量師瓦揚(Louis Vaillant)和攝影師努瓦特(Charles Nouette)一起組成考察團。1906年正式開始“探險與考察”。
伯希和率領的法國西域科考探險團一行於1908年2月25日抵達莫高窟,5月27日離開莫高窟返回敦煌。在莫高窟期間,他們對所有洞窟進行編號、測量、拍照,並抄錄各種文字題記,對大部分洞窟作了詳細的文字記錄,同時拍攝了大量照片。由於伯希和通曉漢語,深谙中國古典文獻,很快取得了王道士的信任。伯希和在將藏經洞中的遺物全部翻閱一遍後,選出並掠走了其中質量優良、最具學術價值的文獻、絹畫等一萬余件。這批文物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和法國吉美博物館。
伯希和考察團對莫高窟進行了有史以來首次全面而詳細的考察活動,包括對洞窟內外景進行了第一次系統地攝影記錄。專業攝影師夏爾•努埃特拍攝了440張玻璃干版和膠片,這些底片現在保存於法國吉美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Guimet)。1914-1924年巴黎Paul Geuthner出版了六卷本《LES GROTTOES DE TOUEN-HOUANG》(《敦煌石窟》)圖錄,共涉及莫高窟108個洞窟,總計399幅照片。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於發給伯希和的護照
莫高窟北區全景-1908年
莫高窟大佛殿(現九層樓,第96窟)-1908年
莫高窟前外景-1908年
伯希和法國西域科考探險團在莫高窟-1908年
莫高窟南區外景-1908年
46窟南壁佛龛-1908年
71窟北壁-1908年
103窟(已不存)-1908年
395窟志公和尚(已不存)-1908年
459窟塑像(已不存)-1908年
莫高窟第220窟南壁-1908年
在莫高窟做法事的僧侶-1908年
莫高窟中寺門前的馬車-1908年
莫高窟中寺前院-1908年
莫高窟上寺門外-1908年
莫高窟中寺大門-1908年
莫高窟農歷四月八中寺門前的廟會-1908年
莫高窟上、中寺前-1908年
莫高窟農歷四月八大佛殿前的馬車-1908年
農歷四月八莫高窟的信眾-1908年
莫高窟農歷四月八的信眾-1908年
法國西域科考探險團與敦煌百姓在莫高窟中寺門前-1908年
伯希和筆記
伯希和在藏經洞-1908年
伯希和所做莫高窟編號和位置的筆記-19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