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建水團山:古村泛生機 意韻如畫裡

建水團山:古村泛生機 意韻如畫裡

日期:2016/12/15 16:30:21      編輯:古代建築

干淨整潔的村內環境

  一個只有300多戶人家的小村莊,卻保留著眾多完好的傳統民居、古寺、廟、祠,其建築質量、完好程度和文物價值堪稱中國古民居建築中的一絕。

  走進這個小村莊,村內“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進兩院或四院”的古民居格局令人眼花缭亂。

  這個小村莊,“完整保存著19世紀風貌特色的原生態村落”和“雲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近幾年,各級政府先後在此投入資金近4000萬元,組織實施了團山古村保護性旅游開發建設及團山新村建設,小山村再次煥發出迷人的風采。

  這就是建水縣西莊鎮團山村——一個具有數百年歷史的小村莊。

  詩意的古老村莊

  從建水縣城往西十幾公裡,轉入一條鄉村公路,過一拱橋,一池碧水,郁郁蔥蔥的柳樹一直向前延生。踏著光潤如玉、踏痕累累的石板路,自西向東就可以進入團山村。

  東寨門是進入團山的主要通道,兩層的閣樓式建築,青磚粉牆,飛檐翹首,高高的屋脊用灰黑的板瓦鑲嵌出古樸的镂空紋飾,如一座古老的廟宇,門面上,是用左右對稱的青磚砌出的一個又大又圓的窗子,石板路從洞開的門口穿過,那兩個圓窗猶如一雙洞曉世事的大眼睛,默默注視著時光的流淌。

  經過數百年的洗禮,團山村仍然保存著它的質樸,對於久居喧囂鬧市的人來說,這裡顯得格外的寧靜,詩意地保持著那一份獨有的清新與質樸。

  信步村裡的每一條小巷,映入眼簾的,是被踩得光溜的青石板,泥土築成的房屋,牆上的白色石灰,留有雨水和歲月沖刷過痕跡,小巷幽深的盡頭,視線所及,都是這樣刻滿歲月滄桑的老房子。

  隨意在村民的家門口駐足,一扇扇大門上的雕刻非常精致,各種象征吉祥如意的花草、果實、動物等應有盡有,雕功精湛,栩栩如生。門上的金漆已經剝落很多,透過這隱約的金色,似乎可以窺探到當年這個村子依托錫礦而富庶的景象。

  張家花園,應該算是團山最美的古民居了,寬敞的四合天井中,青石圍池,碧水微瀾,天井周遭,兩層的廳堂宅屋上下四圍連通,這就是“跑馬轉角樓”的大氣布局,雕花門欄,镂空窗棂巧飾各處,唐璜而不煩雜,華麗而不俗氣。

  村子北面,“鎖翠樓”隔著一條滾滿綠草的山溝與蒼翠的山巒相望,蜿蜒而來的山路變為石板台階穿樓而進。二層正中閣樓開滿雕花木窗,高翹的飛檐之下,四野綠風徐徐撲面。

  盛夏的團山,天氣悶熱,村內“四方街”一棵大榕樹繁茂如蓋的枝葉下,蔭涼格外宜人,坐在樹下的青石板上,人與古村、大榕樹、石板路仿佛融為一幅中國畫。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