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遵化禅林寺古塔地宮遭破壞 眾多古文物被棄荒野

遵化禅林寺古塔地宮遭破壞 眾多古文物被棄荒野

日期:2016/12/14 9:43:57      編輯:古代建築史

點擊進入下一頁

遵化禅林寺古塔地宮遭破壞
 

    據《遵化州志》記載:“禅林寺,州東北25裡,五峰山瑞雲峰下,姚秦宏治(公元399年)年建”。這個坐落於遵化市東北13公裡處的千年古剎,至今已有1600余年歷史。在經歷了歷代興衰以及日寇焚毀後,禅林寺於近代得以新建。然而,2008年,位於禅林寺西北角的祖師靈塔舊址在施工中遭到破壞,古塔地宮中眾多文物被毀於一旦,時至今日,仍有眾多石刻碑文暴露於荒野當中,而當年從地宮中挖出的歷代住寺法師的骨灰以及捨利子,更是無法入土供奉。

    7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遵化市侯家寨鄉禅林寺村北側的禅林寺。行駛在蜿蜒的山路上,車輛在進入禅林寺寺院之前,需要先過一道休閒度假區的關卡。“如果不是信徒或有皈依證的居士帶領,進入禅林寺之前,就先要在這道關卡交50元錢門票費。”信徒們告訴記者,而在此之前,前來進香的人是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的。
 

點擊進入下一頁

遵化禅林寺古塔地宮遭破壞
 

    穿過關卡,記者發現,不過3米寬的蜿蜒山路,右側是參天古杏樹和參差的廟宇建築,而一路相隔的左側,則是盡顯歐式風情的別墅區,不同風格的建築給人留下了極大的視覺落差。

    禅林寺的現任住持悟常法師告訴記者,她早前跟隨釋徹芹法師修行,2000年,她隨師父應禅林寺村之約,來到禅林寺舊址復建禅林寺。“自1942年,禅林寺被日寇燒掠後,只剩下一片廢墟。我們到來時,村委會只在廢墟上給我和師父建了一間鐵棚屋。就是在這個屋中,經過師父7年的努力,在眾多信徒的資助下,禅林寺終於復建成了現在這樣的規模。”悟常法師說,2009年,在釋徹芹法師圓寂後,她出任禅林寺住持。

    “當初復建禅林寺的時候,我們就和禅林寺村委會有約,除寺院舊址外,寺院西北角的古塔舊址也為寺院使用。”悟常法師說,然而,2007年春,突然有人開始在緊鄰禅林寺的山坡上建別墅群,並在禅林寺山門外側又新加了一道關卡,開始收費,但費用並非交給寺院。
    “2008年8月初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寺院誦經,突然隔壁別墅區施工的工人跑過來,說要我去後山看看。”悟常法師說,等她來到寺後山坡上才發現,原有的古塔遺址已經被挖掘機挖開,“等我趕到時,只看到古塔底部的地宮已經坍塌,眾多石碑、石刻凌亂地堆積在一起,不少石碑已經遭到嚴重損壞,歷代住寺法師的骨灰散落在一起。”悟常法師說,現場的施工人員告訴她,那天早上,工人們就開始在古塔附近施工,等到地宮被挖開後,露出了很多文物,“現場的工人說,裡面有銅鏡、銀簪等很多古物品,但當天上午就都被人拿走了,等下午告訴我時,只剩下這些較難搬運的石碑石刻和骨灰。”悟常法師說。
    在悟常法師的帶領下,記者向寺廟後山的古塔舊址一路攀行。每走幾步,就會在路旁的亂草叢中看到隨意丟棄的條形或圓形石刻。這些石刻上或是篆刻著密密麻麻的梵文,或是雕刻著精美的獸形圖案。在半山腰上荒草中的一個破舊蒙古包內,記者看到,多個篆刻著多種文字的石碑以及四面雕刻著佛祖像的石刻被罩在幾個玻璃箱內,而蒙古包正中位置,則擺放著禅林寺歷代法師的靈位靈牌。悟常法師痛心地告訴記者,古塔舊址遭到破壞後,歷代祖師的骨灰已經無法分辨,她只好將骨灰分別裝在四個壇子內,並將牌位立在此處供奉。

    悟常法師告訴記者,距蒙古包不過幾十米外的一處緩坡上,就是古塔的舊址。然而記者卻看到,此時的緩坡上卻安置了多個鐵籠子,其中一個籠子內還豢養著一只鴕鳥。在鐵籠子的前面,記者看到了一塊頂著紅花的石碑,“這幾年來,香客們募集了些善款,准備重新復建祖師靈塔,將這些碑刻以及祖師的骨灰重新安置,但在我們施工的時候,遭到了別墅區施工人員的阻止,他們說要在這裡建個小型動物園。”悟常法師稱。 “曾經有考古人士對這些碑刻進行過鑒定,證實上面分別刻著漢文、梵文和極為稀有的悉昙文三種文字,其中一個碑刻較為清楚的記載著立碑時間為大定27年(公元1187年)。並且在古塔周圍還出土了極多的古文物,其中一尊古佛像更是極為罕有。”悟常法師說,“然而,隨著附近工地的不斷施工,很多古物都流失了,我們根本無法監管,就連歷代祖師的骨灰,我們都沒有辦法在原址安葬。”在朝一盒裝有捨利子骨灰的蓮花寶盒禮拜三次後,悟常法師無奈地稱,她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將這些碑刻和歷代祖師的骨灰妥善安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