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名樓
日期:2016/12/15 15:16:47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龍興寺位於新绛縣城內北街頂端最高處。寺容雄偉、氣魄非凡,唐塔聳立,風景宜人,是瞻拜佛祖,淨化心靈,避暑游玩的好地方。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興寺創建於大唐開國初年,由於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寓居而使這塊風水寶地身價倍增,由原來的“龍興宮”易名為“龍興寺”。改革開放以來,縣委、縣政府用二年努力,加固塔基248米,新建了“碧落碑亭”,翻修了元代遺物“大雄寶殿”,使破爛不堪的龍興寺煥然一新,滿院增輝。全國佛學會長趙樸初親筆題寫的鎏金大字“龍興寺”,更使該寺美名遠揚。
龍興寺知名度猛增的原因除悠久的歷史外,主要是寺內藏有“三寶”“兩奇”等文物古跡。
“一寶”是篆書刻石“碧落碑”,它是我國境內僅存的一塊唐代小篆碑,書法特異,筆法工整,文字奇古,後人難以認讀,歷經千余載,此碑伴著神奇的傳說和魁力招來了歷代文人墨客前來鑒賞摹拓,駐足忘返。“碧落碑”在我國書法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永遠是書苑墨海中閃光的珠寶。
“二寶”是宋金彩塑“三世佛”。彩塑藝術是晉南大地上遺留不多的稀世珍品。主佛中為“毗盧佛”,西為“釋迦佛”,東為“盧捨那佛”。前排為普賢、觀音、地藏、文殊四大弟子。彩塑面龐豐滿,姿態端莊,眉目清秀,衣紋潇灑流暢,不愧為宋金時代的代表作。
“三寶”是直指藍天塔頂冒煙的唐塔。此塔建於大唐,據碑記載,原為八級浮屠,清乾隆年重包外皮,且增高為十三級,呈八角型,高達43米,全部青磚砍磨砌成疊澀而出,登塔俯瞰,南嶺北山風光盡收眼底。神秘的塔頂曾多次騰煙,青雲直上,一連數日,這一不解之謎,迷惑了海內外多少探奇者的心靈。游“龍興寺”登塔了望已成旅游一大快事,甚至登塔一望,終生不悔。
“一奇”是龍興塔院的“龍泉聖水”。它出自佛祖殿下,清泉湧流,甘美清爽,適口宜人。水內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微量元素,飲後能治病強身,長期飲用可容光煥發,延年益壽。
“二奇”是龍興寺內的楹聯,均出全國名家之手,奇文共賞,從山門到大雄寶殿,品字酌句,飛龍走蛇,鐵畫銀勾,回味無窮,浮想聯翩,無一不讓你心曠神怡,留連難返。墨海泛舟共享文字樂趣,書苑暢游領悟筆情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