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土山灣“百塔”的百年奇跡
日期:2016/12/14 18:47:02   編輯:古代建築史 2010年4月15日,經過三十多位東陽木雕工藝師歷時七個多月精心修復的“土山灣中國牌樓”回到了老家徐匯區蒲匯塘路五十五號土山灣博物館,並於6月12日對外開放。當年,與牌樓共同組合的還有一百座等比例縮小的“仿真”雕刻古塔,它們現在何方?
翻開國家圖書館文獻庫《中國參與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紀實》一書,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世界博覽會獲獎名單中,有三枚獎章都在一個名下:“徐家匯孤兒院”。據徐匯區文化局相關部門考證,從1900年到1940年,土山灣共參加7次世博會,4次獲獎,其中土山灣百塔獲世博會最高頭等大獎章。徐家匯藏書樓有本當年參展留下的82座木雕古塔圖集,扉頁上寫著:“巴拿馬萬國賽會土山灣百塔圖蒙贈頭等獎憑”。
小小木雕百塔何以吸引世界的目光?又是誰完成了這項文化工程?
百座木塔無可匹敵
時光倒流到1915年,美國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通航,同時為展示舊金山在1906年大地震、大火災中重建的新城,邀31個國家參加“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3月9日,西海岸的春日映得中國館太和殿建築五彩缤紛,中美兩國旗幟迎風飄揚,合唱隊、管樂隊同聲高歌。美國政府和加州州長代表、舊金山市長、賽會總理等官員和民眾,當地華僑商人紛紛歇業,一起湧入“中華日”開幕式。他們走過中華政府館,來到附設的教育館,不經意間,被西北角上牌樓下一座座錯落有致的木雕寶塔深深吸引。美輪美奂、巧奪天工的近百座木塔引來一片贊歎聲。閃光燈中,一美國耶稣會士D.J.Kavanagh從銘牌和圖冊上得知這些驚世傑作出自一群孤兒之手。
近日,我們從加利福尼亞大學圖書館數字檔案庫中看到D.J.Ka-vanagh1915年撰寫的兩本小冊子,在《土山灣孤兒院》一書中,他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寫道,他們比往常逗留了更多的時間,在這裡,他們發現自己置身於很多中國寶塔的縮小模型群中,這些展品被藝術地擺放著,而且做工非常精細,在整個展覽會都找不到能夠與之匹敵的藝術品。
教育館向來是博覽會上一國教育事業發展水平的風向標。我國當時的展品分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和實業教育。博覽會教育館分配給我國只有600多平方米,當時參展的都是國內赫赫有名的大學,土山灣孤兒院只能跻身“社會經濟部附設的教育館”西北拐角。
博覽會於當年12月4日閉幕。1916年1月7日、9日上海發行量最大的《申報》刊登了來自舊金山的喜訊,其中《上海教育館賽會得獎紀聞》登載,上海在教育館中共獲九枚獎章,其中徐家匯(土山灣)孤兒院得甲等大獎章、丁等銀獎章、戊等銅獎章共三枚,占總數三分之一,在這樣的世界大賽中,土山灣能拔得頭籌,可謂奇跡。這也印證了一句中國俗語,“酒香不怕巷子深”。
以詩凝固第八奇跡
1912年3月,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收到美國總統塔夫脫發來的參加博覽會的邀請書。其後,美國政府又特派專員數人來華“勸導中國官商赴賽”。當時,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振興中國實業呼聲高漲,民國政府也想以此重振國際形象而躍躍欲試。
土山灣,是歷史上疏浚徐家匯肇嘉浜、蒲匯塘,堆泥河灣成山而得名。1864年,天主教耶稣會在此建造了孤兒院。為解決孤兒謀生技能,開設了孤兒工藝院(為區別上海孤兒院,也稱徐家匯孤兒院)。幾十年間,中西文化交流融合,孕育了一批藝術家,開創了工藝史上多個第一。名聲在外的土山灣孤兒工藝院,很快也收到了地方政府的邀請。
早在1900年,土山灣的“徐家匯建築模型”木雕作品就參加了巴黎世博會。以後陸續參展1902年河內、1904年聖路易斯、1905年列日世博會。1906年建造的中式小樓,被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訂購並放在他萊肯宮御花園裡。在1910年南洋勸業會上,土山灣一舉奪得19枚獎章。這些參展和獲獎離不開一個德籍指導老師:AloysisBeck。他37歲來華,次年擔任工藝院木工部主任,因對中華文化研究頗深,喜歡收藏中國古董,取了與三國人物有關的名字葛承亮,字臥岡。他擅長建築、精通木雕,是一個懂繪畫、攝影、音樂藝術的多面手。參與世博並獲獎,這些只能算是嶄露頭角,“我要以詩把它凝固,將(中國)寶塔與世界七大奇跡並置。”於是,中國寶塔,“世界第八大奇跡”成為他學習建築藝術道路上的深深印記。德國的藝術熏陶,工藝院近在咫尺的徐家匯藏書樓,再加上與院裡中國工匠技師的經常交流,使葛承亮對凝聚民族歷史璀璨文化的高聳古塔,懷有一種特殊的敬仰之情和親切之感,漸漸成為一名中國古塔研究的“先行者”。
萬中遴選仿真復制
作為木工部主任,葛主管接到任務的第一反應:“仿真”雕刻100座古塔,配上中式牌樓,完成它年輕時的夢想,開始一項史無前例的浩大工程。留著大胡子近60歲的德國老頭,這時已不會有年輕人的沖動,這種自信不僅來自於他個人的藝術功力和中華文化的積澱,更重要的是,他有他指導下的300名孤兒,他們都接受了機械和技術訓練。技術熟練的木雕師、畫師、建築裝飾者、木匠,更重要的是,那是些積極主動的人。他們受過長期嚴格訓練,人人身懷絕技。有這樣一支人才輩出的群體組成的百塔團隊,才促使他提出重建中華文化瑰寶的設想。從此,他們開始了裡程碑式的工程。
中國是世界上古塔最多、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高高聳立在中華名山大川、古城勝地的寶塔數以萬座,美不勝收。如何從中遴選百座具有代表性的,是團隊工作的第一步。經過反復比較,他們在地區的選擇上力求覆蓋中華大地東西南北。從《土山灣百塔分布圖》上我們看到:東到浙江、江蘇,西至甘肅、四川,南臨廣東、雲南,北抵直隸、盛京,一般省的選擇三至五座,最多直隸十多座,最遠包括高麗、漢城的石柱塔、江原道興法寺塔。千姿百態,形狀迥異是中國古塔最大的特點。百塔團隊從種類繁多的中國古塔中選擇了中國最高的古塔——高82米的直隸定縣瞭敵塔;聞名大江南北的杭州六和塔,還有甘肅平涼府六角形磚塔、直隸正定府的木塔、河南開封府的鐵塔;而安徽安慶的振風塔臨江而立,素有“過了安慶不看塔”之譽。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葛承亮的口頭禅。為獲得這些古塔的精確圖紙資料,土山灣從上到下各方奔走,游說官員,他們的行動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支持。不多久,有關古塔的信息陸續從各地匯聚到土山灣,有古塔的規模尺寸圖紙、構件造型的照片、佛像花卉圖案,甚至有繪畫和拓片。寶塔的歷史數據被詳細考察,最後得到了比原來期望更多的更清晰的認識和更廣泛的信息。從一摞摞堆積如山的資料上,百塔團隊開始了第三步工作。
精雕細刻窮工極巧
中國寶塔是有靈性的。葛承亮深知它傾注著令人神往的經歷和動人的傳說。百塔團隊分別多次到郊外,仰望登臨“突兀壓神州,峥嵘如鬼工”的龍華、佘山等古塔。他還常常引導工匠們講托塔李天王、魯班造塔等故事,搜集白娘子被鎮雷峰塔等傳說。
“磨刀不誤砍柴工”,有詳實的資料和對古塔的深刻體驗,百塔團隊很快令打樣間繪成精密圖樣,交木工場依樣制造。接著團隊人員按工作量大小難易分工,有的一人專攻,有的三五人成小組,各自負責一部分,有的刻基座,有的制作塔身塔剎,最後拼裝組合。團隊人員大多出身貧困孤兒,他們勤奮聰慧、吃苦耐勞,在中外老師帶教下,有的一座塔半年時間,有的兩人合刻逾一年尚未竣工,可見雕刻之細。他們不辭辛勞、埋頭苦干,若非1919年、1920年土山灣幾場大火毀了相片,制作百塔的場景一定很壯觀。
南京棲霞山捨利塔,在中國佛教建築史和雕刻史上占重要地位,被稱作“巨大的雕刻藝術品”。其基壇的八面浮雕,展示釋迦牟尼傳奇一生的八相成道圖,這要求工匠不僅要把人物山川、服飾器具刻畫逼真,且要刻出它神奇誘人的色彩。五層密檐式塔身的第一層,四面刻有披甲執戈的四大天王像。天王威風凜凜的陽剛與塔基佛祖成道的陰柔,表現得渾然天成、淋漓盡致。
頤和園多寶琉璃塔又稱“千佛塔”,在樓閣式塔身的四個面正中各設一個拱券形佛龛,放置有結伽趺坐式琉璃佛像。佛像周圍和塔身的其他四面又布滿一排排小佛龛,龛上塑有坐式佛像,三層塔身共有580尊。雕刻千佛塔的工匠心如發絲,580多尊佛像精雕細刻到每一英寸細節,還按原型在七層塔檐下懸掛著雕刻的56枚鈴铛,配上镂空扶欄、鈴铎剎身,置身冬日的晚風下,隱隱響起聲聲悅耳的鈴铎聲。一記者參觀工藝院後,在《申報》上感慨地說:“有一塔用白桃雕刻而成,窮工極巧不知費幾許雕工始能至此。”
牌樓回滬百塔現蹤
在發掘的土山灣百塔文獻中,負責舊金山世博會的中國官員嚴智怡的評價較全面和客觀。他在1921年出版的《巴拿馬賽會直隸觀會叢編》中寫道:“教育館中中國賽品最出色者,為徐家匯學校出品之木雕刻……其中國各式寶塔之模型一百余座,高者五六尺,小者尺許,大都照原形比例為之,國中所有塔式,殆為搜遍,用功之勤,不可及也。”玲珑精美、鬼斧神工的百塔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結晶,也是中國木雕藝術的巅峰,其藝術性不可復制。同時它又具有歷史和考古價值。如公元975年建造的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塔,1555年倭寇入侵杭州時被燒得僅剩磚結構赭黃色塔身,又因傳說塔磚可驅病健身,底層磚被人挖掘一空,1924年9月25日下午,塔身轟然崩坍。百塔中的雷峰塔成了唯一的歷史見證物,完整地保存了1913年的歷史原貌。
1914年12月,土山灣派神父和工匠各一人,押若干箱作品(包括百塔、牌樓)隨2000箱展品一起從上海運至美國舊金山。百塔獲大獎章後,在美洲大陸被競相爭奪,最後被一商人重金收購,僅留下一張照片。2009年,我們籌建土山灣博物館時,費盡周折,將與百塔組合的牌樓運回上海,但百塔毫無音訊。經四處尋覓,去年底,博物館顧問赴美探親時,受我們委托,在美國通過網絡和電話搜尋,終於找到線索。原來商人收購百塔後,又將其捐給了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將其作為亞洲藝術品輪換展出。2008年金融危機,博物館為增加收入,請蘇士比拍賣公司拍賣許多藏品,包括土山灣百塔。現館裡僅留下三座寶塔,其余被一收藏家購得。蘇士比北京代言人張先生說:“我看過這些寶塔,保存得很好。幾乎每個木塔裝一個箱子,現存放在波士頓恆溫防潮的倉庫。”他發來5張寶塔照片,直隸廣惠寺五塔玲珑剔透,頤和園多寶塔的500坐佛更是栩栩如生。
後記
在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召開之際,土山灣博物館正積極與美國百塔收藏家聯系。我們期待數月後百塔與牌樓再次組合,重現百年前世博會上的輝煌一幕,讓中外游客領略中華文化的瑰麗多姿,感受上海與世界博覽會的百年淵源。
推薦閱讀:
賀州於氏圍屋和陶家大院
蒙古式建築探析
彝族南诏國人的建築藝術
北京前門樓子九丈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