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漫川古城溪唱
日期:2016/12/14 18:43:27   編輯:古代建築史 千年古鎮漫川既有秦風的剛烈,又有楚韻的委婉
漫川是個千年古鎮,她雖然沒有像浙江烏鎮那樣名揚天下的水景,但她也擁有自身的溪唱。
在這潺潺的溪唱裡,我們仿佛聽到了千年古鎮水碼頭南通吳楚、百艇聯樯的號子聲和旱碼頭北連秦晉、千蹄接踵的駝鈴聲。也許就是在這洪亮浩大的號子聲裡、駝鈴聲裡鑄就出了漫川作為千年古老商鎮的輝煌。漫川十戶九經商的習俗也許就發端於此。
在這潺潺的溪唱裡,我們仿佛聽到了鴛鴦雙戲樓上的風鈴聲。雙戲樓是1000年前鹽商們用一塊塊大洋積攢建來的,後來成了商人和纖夫們歇腳解乏、娛樂自在的地方。那樓上的雕梁畫棟、翹檐飛角、釉彩壁畫,是古時候工匠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歷經千年,那樓、那梁、那畫,形不變,色不褪,可真是奇跡了。
在這潺潺的溪唱裡,我們能尋覓到喬村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古文化遺跡,此遺跡因是古代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的聖地而聞名。也許就是這千年的文化積澱,讓漫川走出去了20多位出國留洋的莘莘學子。有學經濟的,有學管理的,有研究天上飛的,有主攻地上跑的。有學者、有軍官、有賞、有商人、有官員。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90年代漫川出了個姓王的億元商賈,他不忘家鄉,自掏腰包投資6000萬元到古鎮的修復項目中。我們這位姓王的“漫商”也應該與聞名全國的浙商、徽商、晉商齊名了。
千年漫川古鎮既有秦風的剛烈,又有楚韻的委婉,既有水旱雙碼頭,又有鴛鴦雙戲樓,這在全國實不多見,再加上千年仰韶文化的積澱,武則天的千佛洞,年復一年,川流不息的漫川溪唱的特色也可能就在於此了。
漫川女子的形與神皆因漫川的秦風楚韻、騾馬會館、漢回混居而說不完道不盡。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漫川古鎮依山傍水。在不足一平方公裡的老街區,散居著1000多戶操下湖腔的人家。街兩旁的民居多為磚木結構,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呈現出湖廣建築風格。街上青石鋪面、灰瓦石牆。漫川女子就像這街面上的一粒粒青石子,千百年來背負著沉重的生活腳步,歷經歲月的風蝕磨砺,但卻愈踏、愈磨、愈光亮,愈發將古鎮裝扮得多姿多彩。
或許是因了秦風楚韻、漢回混居、騾幫會館和山水靈氣的緣故,給漫川女子積澱了更多的神秘;或許是因了上下薄嶺兩支巨筆在金錢河上劃出的“S”型太極水流,又給漫川女子罩上了太多的妩媚。不少文人都帶著一種新奇感描摹過漫川女子,但形似而神不似者居多。作為一名生長於漫川有20多個春秋的我來說,若再不將漫川女子的神韻留下點“畫龍點睛”的東西,那將要落得個扼腕歎息的遺憾了。
一提起漫川女子,縣城老少爺們茶余飯後嘴邊的一句話便是“好看得很”。相傳在乾隆年間,有一貌美女子被皇宮選中,她徐娘半老便請求回漫川成家,並把宮廷音樂帶回了漫川,被時人稱之為“漫川大調”,至今猶有唱者。縣城權貴們的公子以娶漫川女子為妻而“榮耀”。漫川女子的水靈、內秀、羞澀感,多少能克隆出點大文人沈從文《邊城》小說裡翠翠的模樣。一句圓潤如歌的下湖腔“我屋在上街頭(下湖腔發此音)”立馬將漫川女子的風韻顯現出來。
漫川女子多數好水性。金錢河的潭潭彎彎,到處都是天然游泳池。漫川女子從小在水邊“泡”大,水性可是與生俱來。在那“瓜菜帶”充饑的難熬歲月,漫川女子也如男人一樣,裹纏子腿上一綁,刀鞘腰上一掛,上20裡外的干溝十八盤上割柴禾。割的柴禾都是成排地在金錢河上往回放,有時放到水流湍急處便被旋在了河潭底,正當人們焦急時,突然有一紅衣女子一個“猛子”扎進水中,稍隔三五分鐘,在人們提心吊膽地等待時,成排的柴又旋了出來,紅衣女子恰似一條紅鯉魚竄出水面,真是讓人虛驚一場。漫川女子如果去奧運會競練水上舞蹈花樣體操,不得冠軍才怪呢。
漫川女子多好客。色香味形俱佳的八大件葷素菜系是她們的“發明”。至今“八大件”仍在農家樂裡火爆著。紅白喜事,來了貴客,家境再困難也要湊夠三五個菜,熱上一壺包谷酒讓客人吃喝好。為了讓客人盡興多喝酒,她們將香噴噴的菜往桌上一端,圍裙一解,雙手便左右開弓和客人“劃拳”。每次劃拳,就算贏了,喝酒仍是平手酒,以示好客。
漫川女子呦!好水性、多好客、好守家3件寶成了漫川女子的特質。好水性中的剛毅與果敢,多好客中的男女平等,好守家中的婦道與包容,散發著一種獨特的中國傳統與現代文明和諧美的味道。是啊,漫川女子的形與神皆因秦風楚韻、騾馬會館、漢回混居、太極環流的鐘靈毓秀而說不完道不盡。但追根溯源,用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和諧美來诠釋,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推薦閱讀:
內蒙古哈薩爾古城遺址
福建莆禧古城
鼓樓 寧波人的懷古之情
汕頭市千年古鎮銅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