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共建的千年高華山寺古寺
日期:2016/12/14 18:40:55   編輯:古代建築史 高華山寺始建於北齊武成帝河清二年(563年),至今已有1451年的歷史。據傳,邵武和平鎮一位楊姓富商做了一個夢,夢見一白發老者告知,和平鎮今後如要興旺發達,必須前往光澤縣,找到離城5華裡地名叫高華山的地方修建一座寺廟。楊姓富商便帶領村中數人遠赴光澤,到高華山實地察看,果見此山龍氣旺盛、紫氣升騰,於是邀集高華山附近的山下、坪山、何家塅等地民眾商議共同出資,在高華山建造寺廟,得到大家贊同。定下以鄉、保牽頭化緣集資,無論稻谷或現錢均可,有錢的出錢、無錢的出力,並就地取材建寺。僅數月時間一座嶄新的高華山寺即建成,寺坐東北朝西南,緣於該寺由邵武人為首建造,故山門朝向邵武。
高華山寺於清鹹豐八年(1858年)經歷一次大火,後由鄰近的何家塅人修繕。清光緒20年(1894年),寺廟經濟困難,香火入不敷出,各地善士捐贈耕地20余畝,由寺廟收租,現留存有較清晰的碑文為證。由於寺廟有了穩定的收入,寺裡和尚、尼姑若干每天誦經念佛,四方信眾前來燒香拜佛人數日增,香火也日漸旺盛。
1957年,由於福清縣部分人移民光澤,將高華山寺拆毀,其材料運至鸾鳳鄉坪山村修建福清移民住房,至此高華山寺成了一片廢墟。1981年,當地信眾籌資重建高華山寺,主要建築有佛教大殿和道教大殿。佛教大殿塑有如來、觀音、地藏、伽藍、韋佗、彌勒、十八羅漢等菩薩;道教大殿塑有玉皇、地母娘娘、邱、王、郭、葛仙等神像,山門外建有楊靈官、土地公殿。1998年以後,又新建了佛仙橋、化簽塔以及宿捨和議事用房、廚房和膳廳,目前高華山寺總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
高華山寺歷經千余年,香火依然旺盛。尤其是每年的四月初八菩薩生日,光澤各地善男信女和邵武市和平鎮的一些信眾都絡繹不絕聚集高華山燒香拜佛,祈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