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泉州:安溪縣千年古廟靈著廟

泉州:安溪縣千年古廟靈著廟

日期:2016/12/14 17:26:17      編輯:古建築紀錄

靈著廟

    靈著廟,坐落於城廂鎮員宅村埔任。明嘉靖《安溪縣志》載,相傳廟始建於唐,是置縣之前安溪已知的最早興建的道觀,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主祀“文武聖侯”安寧,後又增祀“翊濟相公”廖俨及清水祖師、保生大帝、玄女娘娘諸神祇。

    安寧本為一介平民,卻由民及神,被鄉人尊稱為“護民公”,並受奉祀之禮,則緣於安寧是一位廣為鄉人所敬仰的打虎英雄。明嘉靖《安溪縣志》載:“舊傳,唐中和四年(884年),有父老姓安名寧,善捕虎,邑人祠之。”五代時,小溪場長官廖俨重建廟宇於大路邊。後人思廖長官招募民眾、鏟除土霸、墾荒造田、布施教化之顯著功績,亦塑其像於廟,一並奉祀。“每歲孟春,迎神於市,晨昏薦獻,及夏,歌鼓送神以歸。”

    傳說靈著廟自建以後就一直靈驗異常,其“靈著廟”的匾額亦為朝廷所賜。對此,清乾隆《安溪縣志》曾作記載:“宋嘉定六年(1213年),令陳宓以虎暴禱於神,果應而殺三虎,請於朝,賜今額。陳宓自為記。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虎為患,令龔穎復禱於神,又戮三虎。教谕鄒魯有《戮雙虎賦》。廟圮,棲神於榕樹下。雍正丁未年(1727年),虎暴,鄉人群禱於神,時遠近多遭害者,獨埔土尋村禱者,出入山林無患。感神功,乾隆元年(1736年),即其地新廟宇,崇祀如故。”

    靈著廟現存建築系1985年重建,二進,改土牆為花崗巖石牆,後又重建戲台、化妝室、門埕等。廟中镌有“唐室江山匡復志;睢陽節義表精心”、“翊輔天朝職同首相;濟臨下宇位比三公”、“軀猛靖山川,百世功名垂宇宙;靈著宣日月,千年廟號錫天朝”等楹聯。每年農歷四月二十二日,信眾焚香祈禱,接踵拜慕,獨具特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