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沉寂抑或重生 一座“古鎮”的開發路

沉寂抑或重生 一座“古鎮”的開發路

日期:2016/12/14 8:54:47      編輯:古建築紀錄
    鳳凰古鎮實際的開發程度與外界的想象確有一定的差異,但古鎮人對此卻表現出了少有的冷靜與獨立思考。

  陽光靜靜地灑落在鳳凰古鎮的老街上,鐵匠鋪傳來的叮當之聲回蕩著,時間一下子變得緩慢了起來。

  明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徽式建築並沒有得到刻意的修葺,已經風干的臘肉依然高高地懸掛在竹竿上。閣樓上的地板不時會發出咯吱聲,兩只燭台在櫃子角落靜默著。

  在全民旅游到來的今天,古鎮的開發和利用已成為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目之所及,鳳凰古鎮實際的開發程度與外界的想象確有一定的差異,但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古鎮人對此卻表現出了少有的冷靜與獨立思考。

  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由柞水縣政府牽頭與浙江某規劃院做的鳳凰古鎮開發規劃預計會在今年8月份完成。

  鳳凰依舊

  鳳凰鎮,亦稱鳳鎮,位於秦嶺南麓商洛市西部柞水縣的東南部社川河畔。

  據史料記載,自唐代以來,這裡便有集市,而在清順治年初,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商人看中了此處水運交通便利的優勢,紛紛來到鳳凰鎮經商並安居下來。在清末民初,各類商埠字號、店鋪錢莊已經遍布街巷,市井繁榮。鳳凰鎮逐漸成為秦嶺以南連接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重要商貿集鎮,在當時有柞水“小上海”之稱。北方的山貨土特產經馬幫和人力馱轉至此,再經水路沿漢江運到漢口,而江南的絲綢、稻米也經水路運來,而後從旱路翻越秦嶺送入關中。

  但在上世紀30年代以後,隨著水運的萎縮和公路交通的改善,鳳凰古鎮逐漸失去了昔日的繁華,漸漸隱沒在秦嶺深山之中。

  鳳凰古鎮並沒有被遺忘,近年來,隨著古鎮旅游風的強勢襲來,鳳凰古鎮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注。更為幸運的是,2010年,鳳凰古鎮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共同組織評選的“中國歷史文化古鎮”中上榜,名聲大噪。

  漫步老街,記者看到,這裡依然保留著許多老作坊,造紙坊、鐵匠鋪、絲織店等比比皆是。賣古玩的店主守在幾位打牌的老人旁邊“觀戰”,看到顧客登門,只是憨厚一笑,並沒有虛張聲勢的熱情和迫不及待的推銷,而智齒未脫的小孩卻著急著模仿導游的神態和動作向游客介紹自家門楣上雕花的涵義。

  “只要到周末,街道裡的車就會停得滿滿的,但我們這兩年都不敢宣傳了,等一切都准備得更加充分時才可以給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務,多一些讓游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的把握。”柞水縣鳳凰鎮年輕的副書記趙樂勇說,他亦是鳳凰鎮旅游管理處的唯一成員。

  陝西省旅游局相關負責人坦言:“陝西的文化古鎮破壞相當嚴重,如今大部分古鎮都要經歷一個恢復過程,類似於鳳凰古鎮這樣的保存程度已屬不易。”

  快與慢

  柯尊恆雖已步入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铄,他是當地著名的中藥師,稱得上是古鎮第一“名人”,某種意義上更是鳳凰古鎮旅游開發的開拓者。

  他介紹說,女兒下崗後在古鎮開農家樂,去年純收入6萬元。在生活滋潤的同時他們和鎮上的所有人面臨同樣的問題:垃圾和污水處理困難。

  “我經常讓女婿用車把垃圾拉到其他地方處理。不污染這裡就污染那裡,為難啊。”

  早在2002年11月17日,柯尊恆就向政府遞交過一份關於保護開發鳳凰古鎮的旅游報告,只是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據了解,近年來,鳳凰古鎮先後曾與經開控股、丹尼爾公司等有過開發合作協議,但因種種原因最後均不了了之。

  在古鎮游之風熱吹的當下,古鎮的深度開發已成為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但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如麗江、烏鎮等開發較為成熟的古鎮,過多的商業元素和大量游客的侵入,使得當地傳統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影響,原住居民逐步外遷,原有的人文環境發生巨大變化。

  鳳凰古鎮滄桑靜默、古韻十足,當地人既有著對洶湧而來的商業文明的興奮好奇,同時,又擔心開發過度侵蝕了積蓄多年的靈秀。

  柯尊恆認為,雖說鳳凰古鎮的開發步伐沒有那麼快,但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古鎮開發一定要讓政府運作,企業大多想的是一分投入十分回報,他們照搬其他地方的古鎮開發規劃,可能缺乏可操作性。

  “一份長遠的旅游規劃,嚴格的文物保護措施,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是鳳凰古鎮旅游發展的前提。”柯尊恆說。

  平衡點

  鳳凰古鎮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開發保護只處於宣傳層面,實際動作不多,也便有了趙樂勇的刻意低調。

  “現在的開發保護費用主要還是靠財政撥款。”趙樂勇說。

  在趙樂勇的工作中,除做好招商引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外,如何平衡好旅游開發過程中當地居民之間的利益之爭亦是他重點考慮的問題。

  “我個人的設想是在保護好古街的同時,建一條仿古街,游客可以在古街參觀體驗,但所有的商業休閒娛樂活動可在仿古街進行,把對古街的損害降到最低。”趙樂勇說,同時將不願意忍受游客打擾的古街原住居民遷至移民小區,他們的房子則以入股的形式加入景區經營管理。

  據了解,由柞水縣政府牽頭與浙江某規劃院做的鳳凰古鎮開發規劃預計會在今年8月份完成。

  站在空間和時間的角度來看,古鎮的開發和保護不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中國民俗攝影協會中國古鎮專題小組成員余平說,“如何在‘保護’和‘開發’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陝西發展歷史文化名鎮旅游的一個關鍵點。”

  “保護性開發是古鎮旅游的前提。”對此,西北大學西部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李樹民認為,任何一個古鎮首先要明白的是自身對游客的核心吸引力是什麼。同時要明白開發的利益主體絕對是當地居民,一定要尊重當地居民對生活環境的感知,旅游環境的設想,在開發中必須強調民生和人權。

  他指出,可以在保護性開發的基礎上做好宣傳營銷,吸引游客,同時解決招商引資問題。

  古鎮開發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要尊重古鎮歷史,恢復還原歷史的風貌。在我們今天的旅游開發中,對於其歷史輝煌時期的古鎮面貌再現是保護和開發這些古鎮的重要方法。不僅要使中外游客體驗到過去唐宋元明清時期的歷史建築風貌,而且也要使古鎮的歷史以再現的方式流傳下去。

  第二,要挖掘古鎮文化,表現出古鎮文化的傳奇魅力。千年古鎮在其歷史發展中積澱了濃厚的文化元素。例如鳳凰古城就孕育誕生了沈從文這樣的文學大家;許多古鎮都孕育了大家族的文化歷史,比如山西祁縣的喬家大院、江蘇周莊的沈萬山家族等,這些名人富商所形成的家族文化同樣也對游客產生出傳奇的文化魅力,要很好地挖掘保護和展現。

  第三,保護古建築,再現古鎮的建築風貌和民族風格。古鎮的古建築包括傳統的百姓民居和重要的地標性建築,如祠堂是大家族祭祀、辦理婚、喪、壽、喜和處理家族事務的重要場所,流傳至今則成為是古鎮中重要的建築遺產,但是許多祠堂不是被破壞就是被用作辦公場所,在商業開發過程中,也往往成為茶樓或者餐館的建築。

  第四,要保護古鎮周邊的自然環境。古鎮風光離不開美麗鄉村的襯托,因為古鎮是在山清水秀、世外桃源的環境中孕育成長的。這一點往往被古鎮開發者忽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