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明教寺

明教寺

日期:2016/12/14 17:25:41      編輯:古建築紀錄


    明教寺俗稱“曹操點將台”,在市內淮河路東段北側,距淝水、津水和逍遙津都不遠。史載,三國鼎立時期,魏主曹操四次到達合肥,臨陣指揮,築此高台教練強弩兵將,以御東吳水軍,迄今為止已有1700多年歷史。教弩台高4.3米,面積3800平方米,呈正方形。台上有屋上井、聽松閣兩處古跡。屋上井以超過民房屋脊得名,為當時曹軍將士飲水之源。聽松閣是曹操“望敵情、運籌帷幄、納涼休息”之所。周圍松拍挺拔,濃蔭蔽日。後被譽為廬陽八景之一的“教弩松蔭”即此。 

    梁武帝時又在台上建有鐵佛寺。唐大歷年間又重修擴建,定名明教院,至明代改為明教寺。後毀於戰火。現在的明教寺,聳立台上,雄偉壯觀,乃清光緒十一年太平天國遺老袁宏谟雲游募化,按原樣重建而得。明教寺現為全國重點寺廟,由佛殿、藏經閣、西廂園三部分組成。殿分正殿和後殿,有佛像三十多尊。大雄寶殿飛檐翹角,風鈴叮铛,殿脊高聳一巨大錫葫蘆,銀光閃耀,直刺雲天,顯示了我國佛教寺宇威嚴莊重的建築特色。寺內鐘鼓齊鳴,梵音缭繞,充滿了神奇的宗教色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