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北大教授建議麗江應取消古城維護費

北大教授建議麗江應取消古城維護費

日期:2016/12/13 22:40:53      編輯:古建築紀錄

昨天上午,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系列論壇在石林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石林,為遺產保護與發展問診、把脈。

建議給予遺產地居民補償

“遺產地的開發和保護應該獲得政府層面的支持,保障遺產地居民的民生問題是解決遺產地保護和開發與社區經濟繁榮的有效途徑。”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峰,就“遺產保護,旅游發展,社區繁榮”話題討論時提出了對雲南省的三江並流、哈尼梯田、麗江古城、石林等遺產地保護和發展,與本地居民生存發展之間矛盾解決的建議。

討論會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對這一矛盾的解決,普遍認可的辦法是給予遺產地居民生態補償,以政府的名義從財政轉移支付的角度,對遺產地的居民給予經濟補償,並對遺產地的設施給予保護性的經濟補償,以及發展項目中給予當地發展的項目補助等,以解決存在於遺產地的保護發展中與本地居民之間產生的經濟利益沖突。

將建長效機制保護石林遺產

石林作為本屆論壇的承辦單位,也成為討論的一個重要案例。隨著中國城鎮化建設的進程,石林在遺產保護、旅游資源開發、遺產地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變得非常復雜,它們之間相互依賴,同時又相互矛盾。為了建立一套長效機制、謀求化解矛盾和協調發展的方法,石林地方政府和遺產地管理機構做了大量的基礎調查和研究工作,其研究報告還在本次論壇上發布。

專家觀點

住建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李如生:

申遺可帶動當地經濟增長

中國自1995年加入保護世界自然遺產公約,至今共有45處世界遺產,位列世界第二。

世界遺產對於旅游資源的貢獻是顯而易見的,以武陵源所在張家界市為例,當地的旅游收入占GDP的49.3%,成為龍頭產業。申遺成功後,當地人年均收入由1992年的1600元提高到2009年的11670元,增加了7倍多。

五台山也是如此,申遺之前,游客接待量每年在100萬人以下;申遺之後,游客接待量迅速上升至320.5萬人,旅游收入達16億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項目主管卡貝絲:

用完善的法律保護自然遺產

想要把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好,就需要一套完整的體系,用完善的法律條例來約束,讓不同遺產地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來進行全方面保護。

石林是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遺產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較早發展旅游觀光業的著名景區。因此,遺產保護、旅游資源開發、遺產地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復雜而重要。保護好石林喀斯特自然遺產,建立長效機制、謀求化解矛盾和協調發展的方法,這不僅是石林需要做的,也是項目成果推廣到全球的必然。

北京大學副教授宋峰:

收維護費和遺產保護發展目標不一致

麗江作為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因為旅游過度開發而對當地生產生活方式造成改變,導致古城非物質文化遺產改變的案例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經驗和教訓。

現在,當地開始向游客收取每人80元的古城維護費,通過這一手段,一方面調控游人數量,一方面填補保護資金缺口。但是,通過門禁化管理,從長遠角度來看,是和世界遺產保護發展的目標不一致的,這項收費應當被取消。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系老師莊優波:

讓社區居民在遺產保護中受益

要更好地保護遺產,就要讓當地社區居民充分加入到遺產保護中來,讓他們在遺產保護中受益,同時又積極主動保護遺產,從受益者變成真正的守護者。石林可以學習九寨溝模式,進行社區協調,發展社區協調員。在讓居民每年都從旅游發展中獲利的同時,更加自覺地保護遺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