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符號”設計理念
日期:2016/12/13 22:40:11   編輯:古建築紀錄一、“春節符號”全球征集活動的策劃動機(為什麼要尋找“春節符號”)
1.春節傳統符號
春節作為傳統民族大節,有三千年的歷史,在歷史長河中積累了豐富的節日符號,如紅燈籠、福字、春聯、年畫、鞭炮、旺火、團圓飯、壓歲錢等,它們既是節日習俗具體的載體,也是節日的民俗符號,春節傳統符號可謂是豐富多樣。
2.現代春節為何要重新提煉符號
既然傳統春節有如此豐富的節日符號,為何我們還要作中華春節符號征集活動呢?首先,是時代變化的需要,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轉變到工業信息化社會,傳統春節習俗正在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有的內在的,有外在的,呈現出來的情況是,傳統出現明顯斷裂,雖然我們仍在過年,但許多春節象征或者說符號丟失,人們把一個紅紅火火的中國年過成了吃飯睡覺的庸常日子,春節缺文化,缺節日符號。其次,是在全球化時代,中國人的世界大遷徙,海外華人需要有民族節日文化溫暖與凝聚自己,他們迫切需要一個具有高顯示度的春節符號,讓不同語言背景的地球人都從春節符號中知曉我們的春節文化,就像西方社會的聖誕節中聖誕樹與聖誕老人這兩個符號一樣,直觀生動。因此中華文化走出去需要春節符號,海外華人的民族文化認同需要春節符號。
二、“春節符號”的設計要求
作為現代春節符號需要考慮三個因素,春節符號設計要求是基於傳統又超越傳統,既具象又抽象,需要有中國人與外國人都聽得懂的藝術語言。因此在設計要求上:
一是節日符號要體現傳統春節的根本性質。春節符號要符合春節年度周期的季節循環的自然時間特性,以及中國社會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人倫傳統,送冬迎春,團聚家人,是春節的主題,春節的本質特征是辭舊迎新。符號要傳遞春節文化精神,它是傳統春節符號的融合提煉,推陳出新。
二是春節符號要有概括力與代表性;以符號象征的方式,表達當代春節文化的基本意涵,如祈福迎春、祥和快樂、四海一家、天下和合。通過春節符號,讓中國文化元素走向世界。
三是節日符號要適應民眾的欣賞習慣與情感需要。
此次活動的具體征稿要求是:
1)必須具有傳承性:是從中華文化豐富內涵中提煉出的體現春節核心精神與民族文化生命律動、富有時代感的新標識;
2)必須具有創新性:不能簡單照搬目前春節慶典中已有的傳統標識和圖案;
3)必須具有合法著作權:不得借用和抄襲他人創意和作品。
三、如何推進“春節符號”征集活動(怎樣帶動社會及有關部門主動參與其中並提高影響力)
春節符號征集活動需要有多方面的合力,社會大眾與媒體的廣泛參與,形成階段性的關注熱點。應該在文化藝術設計人才集中單位,如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處,重點宣傳動員,讓更多具有高深文化素養與藝術設計能力的人士參與春節符號的設計工作。同時在公共活動場所,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刊發征集春節符號的相關資訊,通過社會上廣泛征集,發現民間高手,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只要社會上下的齊心協力,相信會有理想的結果。
四、“春節符號”的文化價值與社會價值
“春節符號”征集過程與標志物的確定,旨在傳承民族文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春節符號的征集過程是春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的過程,是在現代社會條件下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深度傳播的有效方式。通過春節符號的征集,推動全社會人們對傳統春節的關注,讓人們去思考領會傳統春節的現代文化價值,春節符號的征集過程就是春節文化的社會灌輸過程。春節符號的設計與最終確認,是廣大社會成員對春節文化精神的認知與春節文化內涵的理解,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體現。
春節符號是中華民族的節日文化符號、東方文明的象征、當今文化興邦的符號、文化強國的符號。(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國際新聞聯盟中國城市頻道 中國規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