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廣寺
日期:2016/12/14 17:33:13   編輯:古建築紀錄 方廣寺位於蓮花峰下,建於梁武帝天監二年(503年),歷經興廢,明代崇祯年間,堵允錫與王夫之兄弟等又進行了修繕。寺有正殿和祖師殿,寺側有“二賢祠”,專為紀念南宋朱熹、張式到此游覽和講學而建,寺周圍有黑沙潭、黃沙源、石漳潭、白沙潭等,黑沙潭有宋徽宗題寫的“海南龍湫”石刻。
據《南岳志》載:寺始建於南朝梁天監二年(公元五零三年)。南岳高僧之一的惠海來到這八座青峰圍繞的狹長山谷中,見此地與世隔絕,巖壑幽邃,就在這裡結草為庵。據《一統志》載:一天,惠海正在庵中誦經,忽然有五位身材偉岸的壯士求見。來人面容各不相同,分青、黃、紫、白、黑五色,都身穿白袍。五人請求惠海和尚允許他們聽經學佛。惠海問他們是何方人氏,他們回答說是南岳山中的五位龍神,如果允許他們聽經,他們願意讓出一塊平地,獻給惠海建造寺院。惠海答應了他們的要求。當天晚上,山谷中烏去驟起,霎時雷聲隆隆,大雨滂沱,傳來陣陣“嘩啦啦”的響聲。第二天清早,惠海起來一看,只見山下出現一塊寬敞的平地。惠海到處化緣募捐,在這塊平地上建造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寺名方廣,寓佛法“十方廣布”之意。這就是《南岳志》上記述所謂“五龍聽經,平沙獻地”的故事。
公元1167年,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應湖南提刑張栻的邀請,到長沙岳麓書院講學。就在這年冬天,他們踏雪來到南岳,朱熹此時不禁詩興大發,七在之內,二人互相唱酬,作詩149首。其中三分之一的詩篇是在方廣寺寫的。後人為了紀念他們這次勝游,特意在方廣寺旁修建了二賢祠,並將朱、張的神主供在祠中的嘉會堂上,讓他們永享儒家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