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先市”迎來發展機遇 靠江發展打造區域性城鎮
日期:2016/12/13 18:53:34   編輯:古建築紀錄
先市印象 曾洪波 攝
先市鎮,因唐代神童、縣令先汪葬於此,後子孫守墓者增多,逐漸形成集市,“先市”因此而得名。如今,先市還稱為合江“四大古鎮”之一,還素有“醬油酸菜之鄉”。在歲月發展過程中,先市留下不少“財富”,先汪墓、古街柵、先市老碼頭、馬鞍山古戰場遺址地、三官堂、佛攏橋等,還有保留完整的醬園老作坊。
在新的世紀當口,這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鎮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背靠赤水河及長江經濟帶,先市鎮經濟與社會將實現跨越式發展。而今,如何抓住發展機遇?先市鎮黨委、政府提出“六個好”,“ 四個快”的工作思路,將進一步搶抓歷史機遇,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努力實現全鎮經濟與社會發展歷史性突破。
千年古鎮彰顯歷史底蘊
昨日,記者來到了這個緊鄰赤水河的千年古鎮——先市鎮。走在古鎮的街道上,現代氣息和古代文化相互融合,卻又相互獨立,一片祥和的景象。一棟棟現代建築矗立街旁,一棟棟新樓拔地而起,街道柏油馬路車來車往。而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鎮上一條古街,青石板路,土房磚瓦,木刻浮雕,古墓遺址,祭祀祠堂。
走到赤水河旁,一群仿古建築矗立江岸,江岸上整片醬缸映入眼簾,空氣中都彌漫著濃濃醬香。而這裡就是聞名於耳的先市“江漢源”醬園老作坊,而先市鎮也因它被稱為“醬油之鄉”。先市醬油釀制技藝歷史悠久,始於漢,興於唐,盛於清。在歷史進程中,老作坊從未間斷過生產,考證為中國醬油生產歷史最長的作坊。
而今,先市醬油遠近聞名,聲名遠播。被評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釀制技藝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這個上百年的“老字號”已然成為先市鎮的城市符號,它還繼續肩負著自己的使命,不斷推動先市鎮的經濟發展。對如何更好發展先市醬油?先市鎮黨委書記梁啟書說:“先市醬油歷史悠久,要把先市醬油做強做大。”
優勢產業帶動工業發展
醬油產業對先市鎮的發展舉足輕重,但畢竟不能“一條腿”走路。如何改變這種困局,讓先市鎮更上“一層樓”?先市鎮黨委、政府提出“工業強鎮、農業富鎮、商貿活鎮、旅游興鎮”核心發展戰略。據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先市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126億元,同比增長10.54%;固定資產投資額達 1.904 億 元 ,同 比 增 長29.35%。
在具體的做法上,梁啟書道出了秘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優勢產業發展,加快城鎮化發展。”
梁啟書總結說:以優勢產業帶動工業發展,實現經濟活力不斷增強。據統計,目前先市鎮有個體工商戶900余戶,工業企業26家,商貿企業和建築企業18家,大型超市2家。先後引進了釀酒、食品、購物等有規模的大型企業,充實了先市鎮的工業格局。
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同時,先市鎮也不斷夯實的傳統產業。在全鎮全力打造荔枝產業發展示范帶和真龍柚產業發展示范區,目前,先市鎮共有荔枝 11000 畝 ,真 龍 柚 8200畝。後還在“佛九”公路沿線建立2000畝水稻高產示范片,在大土灣村建500畝核心示范區,集中旱育秧1500畝,大力推廣“三圍立體”強化栽。並發展高粱示范帶7000畝,種植高產油菜6000畝。
靠江發展打造區域城鎮
背靠赤水河以及長江經濟帶,先市鎮依托自身區位優勢,這個千年歷史的古鎮,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在未來,先市鎮黨委、政府將堅持做到“六個好”,“ 四個快”的工作思路。立足先市鎮作為合江縣區域中心集鎮的區位優勢及依傍赤水河這一美酒河的資源優勢,加強對外宣傳,突出招商引資,為先市鎮工業發展儲備力量。
另外,還要做強工業旅游,深入挖掘醬油文化,以先市釀造食品廠百年老作坊為龍頭,發揮其3A級旅游購物點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勢,擴大知名度。做強文化旅游,以先汪墓、鹽茶古道、先市古街為核心,對老街進行整體包裝打造。做強農業觀光游,以萬畝荔枝、萬畝真龍柚、萬畝酸菜為依托,發展農業觀光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