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貢唐寶塔

貢唐寶塔

日期:2016/12/14 17:33:36      編輯:古建築紀錄

    在拉卜楞寺的西南角巍然屹立著一座金碧輝煌的寶塔,這就是毀於文化大革命,現又重新建造的貢唐寶塔。

    貢唐寶塔位於拉卜楞寺西南角,初由三世貢唐倉·貢曲乎丹貝仲美大師建成於1805年,原名現見解脫大金塔,因塔內供有從尼泊爾迎請來的無量光佛(阿彌陀佛)像而享譽海內外

    嘉慶十一年(1806)年,嘉慶皇帝御賜“佛光普照”匾額。後經四、五世貢唐倉耗費巨資數次修建,在建築藝術與宗教意義上達到完美神聖的境界

    寶塔歷經百年滄桑,不幸毀於文化大革命。六世貢唐倉、丹貝旺旭在國家和海外華僑、信教群眾的資助支持下,嘔心瀝血於1991年動工重建,於1993年8月竣工開光。

    貢唐寶塔高五層,31.33米,塔呈菩提式,占地2144.16平方米,由塔剎、塔瓶和塔座組成。塔剎是日、月、星辰;塔瓶有精銅浮雕鎏金八大菩薩;塔座是琉璃瓦裝飾的三層四角形建築。

    重建的貢唐寶塔是按原規模款式在拉卜楞寺西南角原址建造的。塔高五層,由塔剎、塔瓶、塔座三大部分組成。塔剎是光彩奪目的日、月、星辰,塔瓶是精銅浮雕鎏金八大菩薩,塔座為琉璃瓦裝飾的三層四角建築,一層四周裝有銅制經輪。寶塔不僅外表宏偉壯觀,氣勢非凡,而且內部更是構造精巧,多寶嚴飾。塔內正中是二層相互貫通的四座佛殿。正面佛殿是華貴的塔中之塔三世貢唐倉靈塔和一、二、四、五世貢唐倉渡金像,左右兩側是度母和普明佛殿,背面是藏經殿,收藏有二萬余卷佛經。四座佛殿之頂是三百多尊銅佛環抱的第二世嘉木樣塑像。寶塔第三層是千佛殿,收藏有1032尊銅佛。第四層寶瓶之中,供養著近兩米高的阿彌陀佛。塔座和寶瓶內壁還繪有生動細膩的百余幅壁畫。貢唐寶塔與大夏河水、大林棵相輝映,與拉卜楞寺大經堂、大金瓦寺相呼應,蔚為壯觀。

    貢唐寶塔與大夏河水、雲杉禅林相映,矗然傲立,巍峨壯觀,現已對游人開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