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沈陽回龍寺

沈陽回龍寺

日期:2016/12/14 17:26:22      編輯:古建築紀錄

回龍寺

    沈陽回龍寺,舊稱捨利寺,始建於唐,乾隆四十三年編寫的盛京通志記載:“捨利塔在城十二裡,一名回龍寺,崇德六年敕工部重建,大殿三楹、東西配庑各三楹、韋馱殿一楹、經堂三楹、垂花門三楹、大門三楹,寺前有塔,名捨利塔。”此時的回龍寺在沈陽地區香火極旺,是人們焚香祈祝的聖地之一。

    沈陽回龍寺,舊稱捨利寺,始建於唐代。據《沈陽縣志》記載:“捨利寺塔在縣城西十二裡塔灣捨利寺,清崇德二年(1637年)敕工部重修,賜名回龍寺,邑中八景塔灣夕照即以此得名,傳唐時建。”順治二年(1645年)對該寺又加以擴建維修,並留有兩次重修碑。乾隆元年編寫的盛京通志記載:“捨利塔一名回龍寺,在城西塔灣,崇德六年敕工部重建,以後隨時修補,寺前有塔,名捨利塔。”乾隆四十三年編寫的盛京通志記載:“捨利塔在城十二裡,一名回龍寺,崇德六年敕工部重建,大殿三楹、東西配庑各三楹、韋馱殿一楹、經堂三楹、垂花門三楹、大門三楹,寺前有塔,名捨利塔。”此時的回龍寺在沈陽地區香火極旺,是人們焚香祈祝的聖地之一。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日俄戰爭,回龍寺被毀。跨越千年,昔日廟宇蕩然,空余捨利寶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