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千年古鎮石塘

千年古鎮石塘

日期:2016/12/14 17:17:42      編輯:古建築紀錄

    漫步石板路上,老街的味道濃郁,如今的石塘古鎮仍保留著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風古韻。5月30日,2015首屆“靈山杯”全國網絡媒體上饒行的50余名記者來到石塘古鎮,風景如畫,氣候宜人,不禁讓人贊歎一聲“小蘇州”。

    走進這裡,映入眼簾的就是西塘古鎮秀景。呈“豐”字形的三裡長街,前半部分展示著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後半部分顯現出一派現代集鎮的風光。蔥籠疊翠,峰巒逶迤的群山環抱著它,時而湍急時而平緩的石塘河沿著鎮西向北流去。

    古鎮街區分為中街、港沿、坑背三條街道。中街和港沿是兩條商業街,坑背街道一側是明代修築和開挖的官圳,沿著坑背一條街從鎮南街頭流向鎮北街尾,或偎依著屋角街沿,或隱藏在店房底下穿堂而過。這條流水潺潺、清澈見底的官圳,就這樣流淌了好幾百年。

    街道上,每間隔幾家就有一處埠頭,洗衣提水極為方便。許多人家的外牆都依水而築,有的甚至引水進院,方便了衛生和消防。這種民居格局,確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記者們來此無不心曠神怡、忘返流連。

    山、水、街同行的石塘,意境的確不俗。站在鎮的東西高處俯瞰城區,只見店鋪相接,鱗次栉比。那一方方青黑色的瓦屋頂,那一屏屏灰白色的馬頭牆……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古鎮風情。

    “這裡的店鋪建築仍保留著清乾隆年間磚木結構,前是店堂,後為居室或作坊,靠石、拱堤、走廊、商號、瓦檐均有造型各異的木雕石雕和磚雕,這充分顯示那個時代閩浙贛融為一體的建築藝術和風格。”當地講解員告訴我們,店屋的門板全是杉木,可上可卸,可將店屋敞開,而且街道兩側的房屋都有一個伸出屋巷的小閣樓,下達形成走廊,方便行人。

    紅色景觀和自然景觀相互輝映的石塘是一處重要的人文景觀和民俗文化觀賞地,也是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戰略要地。據介紹,皖南事變後與上饒集中營同時成立的囚禁新四軍戰士的監獄“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訓練總隊第三大隊”的“軍士大隊”,就曾設在此鎮的覽月樓內。石塘鎮也曾是贛東北蘇區革命老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場,記者還看到了很多當年留下的紅軍標語。

    時近70年的今天,這裡的每一處門梁窗牖、木瓦天井都好像在向人們訴說著那時的滄桑與風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