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今年浚縣古城保護建設累計完成投資約5.7億元

今年浚縣古城保護建設累計完成投資約5.7億元

日期:2016/12/13 22:39:17      編輯:古建築紀錄

  本報訊 (記者 張婷媛)10月18日,浚縣古城,大運河靜靜流淌。穿過允淑門,在南小門裡街,記者看到街道南側古香古色的商鋪已開始營業;街上,還有工人在對人行道進行整修。

  “今年年初以來,浚縣古城保護建設累計完成投資約5.7億元,先後組織實施古城建設大小項目23個,編制規劃方案27個,縣前街、西城牆內道路等10個項目先後完工,縣衙、端木翰林府等11個項目改造成景,南北大街道路等2個項目正在緊張施工,近期完工。”浚縣古城保護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義民告訴記者。
 


 

  張義民介紹,古城保護建設是一項牽涉面廣、綜合性強的系統工程,2012年以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掛帥,委托北京大地風景旅游景觀規劃院等國內頂尖專業機構,編制《浚縣古城保護與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等各類規劃、方案54個。其中,今年年初以來編制規劃方案27個。成立古城保護建設技術領導小組,實行每天召開現場辦公會制度,及時發現並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快速推進項目建設,目前已經完成35個項目,山水交相輝映的古城風貌正在逐步展現。今年“十一”假期,浚縣古城共接待八方游客31.6萬人次,是2015年的6.6倍;旅游綜合收入達4500萬元,創歷史新高。

  在項目建設的同時,浚縣還以傳統文化為載體,通過本地特色展示與國內知名品牌引進相結合,合理規劃業態擺放,擴大浚縣古城的商業影響力。目前,卡米歐咖啡、奧斯卡影城、花間堂客棧、瓦捨言莊等4家國內知名文化休閒品牌負責人已進行了實地查看。西大街運良石雕等2家商戶已經入駐,縣前街憨刀泥塑等2家商戶正在布展,南小西門裡街泥猴張等5家書畫鋪已開始營業。

  為讓浚縣古城各個景點有故事、有看頭,還有可買的旅游產品,浚縣深入挖掘深厚歷史文化,比如縣衙的官署文化以及端木翰林府的端木子貢、翰林、端木府及印刷文化等都吸引了廣大游客參觀。同時,依托古城和民俗文化資源,2014年該縣啟動了特色商業區建設工作。目前古城西大街商業街已經開始營業,東大街歷史文化街區正在完善方案,伾浮路民俗文化風情街吸引了百余家特色品牌店爭相入駐。今年前三季度,浚縣特色商業區實現營業收入8.2億元。入駐服務業企業達3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7家。

  “市九次黨代會提出,要內外兼修建設‘三城’,對於浚縣古城來說,一方面要加快海棠谷、標識系統等7個項目方案修改、設計進度,另一方面要倒排工期,推進項目建設。在項目布展上,從文化深度和布展形式上下功夫,進一步豐富布展內容,增強歷史厚重感。在業態擺放上,加大招商力度,引進國內知名品牌,擴大浚縣古城的商業影響力。”浚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有卿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