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夏季出游指南:安徽萬安古鎮全攻略

夏季出游指南:安徽萬安古鎮全攻略

日期:2016/12/16 17:58:22      編輯:古代建築
    簡要內容:萬安古鎮風貌及格局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主要體現在“小橋、流水、人家”典型江南水鄉風貌和與橫江平行發展的魚骨狀街巷空間風貌上。萬安除橫江外還有松蘿水、榔源水等支流穿越古鎮,有古橋“富來橋”、“輪車橋”等聯系鎮區交通,沿河建築與古橋、小溪形成親切宜人的江南水鄉環境,生活氣息濃郁。


萬安古鎮

  萬安位於休寧縣城城東4公裡處,為徽州四大古鎮之一。它依傍於橫江北岸,臨水而立,皖贛鐵路,屯景公路橫貫全鎮。鎮東盡頭是風光的绮麗的古城山。

  三國吳永安元年(258年)至隋開皇九年(589年),古城山一直為縣治駐地。隋末汪華起兵,統轄歙、宣、杭、睦、婺、饒六州,也曾設治於此,並改古城山為“萬壽山”,在山上建妨築廟,大興土木。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金聲招 募義軍數千人,屯扎於此,後北上抗清,兵敗被殺。

  萬安地處盆地,依畔橫江,又當休寧縣通往州府的要道,遂成為早期外來居民的聚居地。在陸路不發達時,萬安一直是古徽州重要的水運碼頭,來往行商眾多,漸成集鎮。鎮街長約5華裡,明清均為休寧九大街市之首, 有“小小休寧城,大大萬安街”之譽。

  萬安古鎮風貌及格局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主要體現在“小橋、流水、人家”典型江南水鄉風貌和與橫江平行發展的魚骨狀街巷空間風貌上。萬安除橫江外還有松蘿水、榔源水等支流穿越古鎮,有古橋“富來橋”、“輪車橋”等聯系鎮區交通,沿河建築與古橋、小溪形成親切宜人的江南水鄉環境,生活氣息濃郁。


古鎮小巷

  萬安古鎮的街和巷,構成其魚骨狀的街巷系統格局。古鎮的東西向僅有一條主街——萬安街,垂直其街衍生出十數條巷子,仿佛是魚的肋骨。這樣一條並不復雜的道路結構長期服務著古鎮繁忙的內部交通和日常生活,構成古鎮獨特的街巷空間格局。由古鎮的布局結構,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街巷和碼頭的直接聯系——親水性。由水體、古水埠碼頭、古橋、岸線的內凹、外凸、濱河古建築及渡口、渡船等共同構成萬安秀麗宜人的濱河水景觀。

  以商業功能為主的“街”和以交通功能為主的“巷”,構成了鎮區內部頗具特色的街巷空間。萬安街兩側原有大小商號、店鋪400多家,沿街開敞的店鋪和傳統民居封閉式立面,形成蜿蜒彎曲、不盡相同的風貌。這是一條目前在安徽省內保存完好的、不多見的、風貌古樸的古代商業街。由於許多商業活動在店堂內,由建築的山牆構成的空間“巷”在寬度上明顯比街道低一個等級。但萬安傳統建築中,由於經營性建築為主體,所以封火山牆較居住型的徽州古鎮要少一些。依勢而下臨碼頭的巷以河道為底景,並不顯得非常狹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