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尤溪桂峰村 明清“小福州”

尤溪桂峰村 明清“小福州”

日期:2016/12/14 17:52:01      編輯:古建園林

桂峰村層層疊疊的梯田,猶如天梯直上雲端

桂峰村層層疊疊的梯田,猶如天梯直上雲端

漫步古茶樓下,仍能感受到曾經濃郁的文化氣息

漫步古茶樓下,仍能感受到曾經濃郁的文化氣息

小橋、流水、人家,清幽的環境仿佛可以讓時光慢下來

小橋、流水、人家,清幽的環境仿佛可以讓時光慢下來

富具特色的古民居

富具特色的古民居

古建築屋頂的雕花,向人們訴說著“桃園三結義”的故事

古建築屋頂的雕花,向人們訴說著“桃園三結義”的故事

    三明市尤溪縣洋中鎮的東北部,“藏”著個小村子――桂峰村,村裡有數百株四季桂花,常年芳香四溢。走進小村,明清時代的繁華街區躍然眼前,數十座不同年代、風格各異的古建築,讓你仿若穿越時空。而小村附近的層層梯田,與村落的袅袅炊煙、村中勞作的人群,組成一幅濃濃的山水田園畫。

    汽車駛入村口,一陣陣桂花香撲面而來。向導蔡先生說,桂峰村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乾寧年間。鼎盛時,村裡有上千株桂花,現在村子附近仍有數百株桂花,桂峰村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走進村子,可見一條小溪穿村而過,溪上有三座小橋。

    向導蔡先生領著我們來到第一座小橋邊,小橋名叫石印橋,這裡是桂峰村最繁華的地方,好比福州的“東街口”。後來,尤溪至福州的一條官道從桂峰經過,桂峰成為尤溪內地達官貴人、商賈小販往返福州的必經之路和食宿的唯一中轉站,這促使桂峰迅速地繁華起來,素有“小福州”之美稱。“四尋客棧五步樓,比屋弦聲樂悠悠;夢寐以求寄居地,旅客旋步三回頭。”這是當時桂峰情景的真實寫照。在最繁華的明清時期,這裡酒肆、商店、作坊林立,酒香、肉香、花香沁脾。現在我們置身其間,仿佛還能看到桂峰過去的繁華。

    “石印橋,始建於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因橋下有一方巨石如印而得名。”向導介紹,石橋周邊種有四株金桂、兩株紫荊,桂花樹頭的石墩砌成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方形狀,稱為日、月、書、印,象征著美景如日月一樣永恆,寓意財富、權力源自於知識。

    據記載,桂峰村明清兩代中進士3名,中舉人12名,中秀才412名。這些歷史文化名人,為當地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澱,也傳下了崇文尚學的精神財富。

    現在雖不是稻谷成熟的季節,但桂峰村附近層層疊疊的梯田,猶如天梯直上雲端,只要拾級而上,仿佛就可以登上藍天。站在山腰,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梯田,就像串串珍珠點綴大地,又如顆顆明珠撒落人間。

推薦閱讀:

湖北古鎮 古風遺韻獨具特色

斯宅村 古色古香的景觀村落

麗水青田伯溫古村

中國傳統村落——包頭美岱召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