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旅游勝地--赤峰
日期:2016/12/14 17:49:28   編輯:古建園林
赤峰是孕育北方文化的重要的搖籃之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西遼河的上游,蒙冀遼三省區交匯處,東、東南與通遼市和遼寧省朝陽市毗鄰,西南與河北承德接壤,西和北部與錫林郭勒盟相連,“燕雲十八騎,奔騰如虎風煙舉”金庸筆下的契丹勇士就生長於此。
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地處克什克騰旗西北部,渾善達克沙地邊緣。該地植物區系復雜,具有很強的典型性、代表性、多樣性和脆弱性,同時具有區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沙地雲杉又是世界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好該地區的沙地,雲杉及其它動植物生態系統具有重要意義。1979年內蒙古自治區曾批准建立了自然保護區。這次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標志著赤峰市森林資源保護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國家旅游局魏小安司長說:“赤峰的旅游資源確實很豐富,也很有特點,今天完全改變了我對赤峰的印象。”“現在人生有‘三看’,看大海、看草原、看沙漠、是人生之夢,你赤峰可以圓這個夢。”“人生三看在內蒙,赤峰圓您人生夢。”赤峰市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造就了多山的地貌。赤峰市的山峰達壩(達壩,蒙古語。意為有山口的山)分屬於大興安嶺和燕山山脈兩大山系,大興安嶺山系的最高峰(2090米)就在我市黃崗梁林區。一些山勢挺撥,林木茂密,風景秀麗,古跡遺存,可做為旅游資源開發。主要有紅山、馬鞍山、黃崗梁、茅荊壩、罕山、烏蘭壩、台香山、大黑山、玉女峰(棒槌峰)、遮蓋山等。巖溶洞穴位於喀喇沁旗樓子店鄉上燒鍋村的石灰巖溶洞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次發現的溶洞。該溶洞現發現上下2層,各長150余米,有大小洞廳十余個。溶洞內有石鐘乳、石花、石筍、石幔、石珍珠等多種巖溶形態。據專家考察,該地可能還有尚未發現的更大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