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緬甸蒲甘的美色震撼

緬甸蒲甘的美色震撼

日期:2016/12/14 17:43:50      編輯:古建園林

緬甸蒲甘

緬甸蒲甘

    蒲甘位於緬甸中部,歷史上曾是緬甸蒲甘王朝的首都。虔誠的國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在富饒的依洛瓦底江邊,建造佛塔及寺廟,美和偉大就這樣日漸形成。時光在悄悄流逝,如今蒲甘的王城早已被歲月的風塵淹沒,只剩下那2000多座寶塔和寺廟,向世人透露著當年蒲甘王朝的輝煌。它們靜靜地依傍著緩緩流淌的依洛瓦底江,默默矗立在丘陵起伏的谷地,每天都挺拔起驕傲的身姿,迎著冉冉上升的朝陽,又在夜幕的籠罩下沉沉睡去。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時光在悄悄流逝,如今蒲甘的王城早已被歲月的風塵淹沒

時光在悄悄流逝,如今蒲甘的王城早已被歲月的風塵淹沒

    蒲甘的日出是東南亞最華美的日出,任何人都不應該錯過。凌晨,我們騎車出發,去追逐日出。天空還是魚肚白,兩岸都是安靜的佛塔,像入定的老僧。較大的佛塔,被晨曦照著,寧靜而且溫暖。抵達旅行社推薦的“日出佛塔”,爬上佛塔的最高處,天邊開始露出曙光,雖然雲層遮住了太陽,但是漏出的陽光還是給蒲甘鑲上了一層金邊,天地之間,勾勒出蒲甘佛塔的優美曲線。太陽漸漸升起,周圍茂密的森林,湛藍色的天空,純白剔透的白雲,所有這些都把蒲甘襯托得卓爾不凡。陽光慢慢地灑在這塊多難的土地上,直到每一座佛塔,都被陽光點燃起來,游客才願意收拾起驚歎,等待同樣動人的日落。初識蒲甘我就已經被它的美色震撼。

蒲甘先後建造的佛塔達萬余座

蒲甘先後建造的佛塔達萬余座

    自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蒲甘先後建造的佛塔達萬余座,被稱為“萬塔之城”。建築精巧、風格各異的佛塔遍布城內城外,有的潔白素雅、樸素大方,有的金光閃閃、雍容華貴。佛塔外形也是千姿百態,方形、圓形、扁形、條形……有的像宮殿,有的似城堡,有的如石窟。塔頂的華蓋上懸掛著銅鈴、銀鈴,微風吹動,發出清脆的響聲,猶如一曲美妙的樂章。塔內的佛像或坐、或立、或躺、或臥,千姿百態,形象各異;有的頂天立地、高約數丈,有的精巧纖纖、高不盈余;這些佛像的表情逼真細膩,惟妙惟肖,佛塔內的浮雕壁畫,更是技藝精湛,獨具匠心。因此,蒲甘被譽為東方佛教藝術的寶庫,可謂名至實歸。

古跡遺址

古跡遺址

    沐浴著暖暖的陽光,馬車在古塔間穿梭,猶如行走在歷史的長河。天空藍的靜止了,陽光也靜止了,皮膚與千年古塔一起被炙烤著。看見蒲甘這樣的古跡遺址,還是忍不住要驚歎,那是一種怎樣的力量和魄力,成就了永遠的偉大。

推薦閱讀:

路過揚州關東街

千年古鎮朱家角

隋文選樓石碑重回阮元家廟

山東東阿魚山 千古寂寞曹子建

 

蒲甘

蒲甘

    建於公元1057年的瑞西光塔是蒲甘最著名的佛塔之一,甬道上的拱券和穹隆的拱頂描繪著成片的壁畫,石青、石綠、赭色排列出連續的花紋,礦物質的顏料有如此的抗衰老能力,色澤依舊,歷久彌新。大殿中心四尊面目慈祥佛像,各自面朝一方背壁而立,保佑著一方平安。溫柔的夕陽給塔身抹上了一縷金黃,和中國的秦磚漢瓦那種寧靜肅穆的青冷色調相比,這些紅磚建築多了幾分親近和暖意。站在60多米高的佛塔頂端,飽覽“萬塔之城”的壯觀景象:紅土、荒野、古塔、馬車……華美而蒼涼。

夕陽之顛 佛國緬甸的無限風光

夕陽之顛 佛國緬甸的無限風光

    沐浴著暖暖的陽光,馬車在古塔間穿梭,猶如行走在歷史的長河。天空藍的靜止了,陽光也靜止了,皮膚與千年古塔一起被炙烤著。看見蒲甘這樣的古跡遺址,還是忍不住要驚歎,那是一種怎樣的力量和魄力,成就了永遠的偉大。

緬甸烏本橋: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

緬甸烏本橋: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

    建於公元1057年的瑞西光塔是蒲甘最著名的佛塔之一,甬道上的拱券和穹隆的拱頂描繪著成片的壁畫,石青、石綠、赭色排列出連續的花紋,礦物質的顏料有如此的抗衰老能力,色澤依舊,歷久彌新。大殿中心四尊面目慈祥佛像,各自面朝一方背壁而立,保佑著一方平安。溫柔的夕陽給塔身抹上了一縷金黃,和中國的秦磚漢瓦那種寧靜肅穆的青冷色調相比,這些紅磚建築多了幾分親近和暖意。站在60多米高的佛塔頂端,飽覽“萬塔之城”的壯觀景象:紅土、荒野、古塔、馬車……華美而蒼涼。

推薦閱讀:

路過揚州關東街

千年古鎮朱家角

隋文選樓石碑重回阮元家廟

山東東阿魚山 千古寂寞曹子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