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熟,一看名字就是浸潤了沉厚水鄉文化、農耕傳統的地方江寧湖熟街道有“小南京”之稱,秦淮河源頭之一的句容河穿過街道,南京板鴨源於湖熟,4000多年前的“湖熟文化”是吳文化的源頭之一。
在古老的湖熟街道有一個始建於16世紀70年代、目前南京地區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古民居建築群楊柳村“九十九間半”。2013年5月,楊柳村晉級為“全國文保單位”。圍繞楊柳村,湖熟街道唱響了一出鄉村旅游、城鎮發展的大戲。
和徽派建築相比,楊柳村顯得內斂而有書卷氣。楊柳村古建築群有17個宅院、37進、366間,面積達1.1萬平方米,古樸典雅,建築獨具匠心,多進穿堂式高牆深院,每個宅院有一個高大宏偉的門樓,門周為磚石雕刻,飾以人物、花卉、動物等精美圖案。室內格局分布巧妙,有門廳、轎廳、住房、客廳、書房等,復道懸廊,婉轉相通,曲折回繞,似入迷宮,是江南地區典型的古民宅建築。
楊柳村古建築群東有秦淮河,南臨楊柳湖,北依方山,緊鄰全省最大的青龍湖人居森林,生態環境優美,自然風景十分怡人。江寧區域經濟蓬勃發展,鄉村旅游“金花”競相迸發,激活了楊柳村這片長期沉睡在鄉村田野裡的國寶。在區交通集團和高新園鼎立支持下,江寧區邀請知名專家進行了可行性研究,並作了詳盡的規劃,打造一個依托古建築群為核心,利用周邊獨特的人文、自然、地域等資源,集文化、旅游、休閒、影視為一體的民俗文化園。
楊柳村古建築群民俗文化園的發展定位是“古韻綠風、多彩田園”,都市文化旅游休閒目的地。重點開發古宅民俗苑、碧湖楊柳風、鄉村民俗大觀園、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知青懷舊地等,使之成為南京地區獨具特色的鄉村民俗文化游憩樂園和古代民居建築博覽區,成為南京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江寧旅游業的拳頭產品。
湖熟街道負責人介紹,整個項目開發預計投資9980萬元人民幣。近兩年,江寧區政府將投入近千萬元對古建築群進行維護修繕。2013年以來,又投資5000多萬元,對楊柳村外圍的52戶房屋外部出新和改造,建設長2.5公裡、寬7米的楊柳湖環線游道,長7公裡、寬3米的國際標准的自行車賽道,污水處理設備購置以及環境改造。計劃今年6月底,釣場、賽道投入使用,舉行民俗戲預演,古村風貌街及花燈會場初具規模,逐步對游人開放。
楊柳村的鄉村旅游開發,吹響了湖熟街道經濟發展、新城崛起的號角。這裡距南京市區20公裡,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8公裡,緊鄰南京三環路、寧杭高速公路和南京地鐵,並與滬寧高速、機場高速相通,交通十分方便快捷。因此,湖熟被規劃為南京郊縣的八大新城之一。
湖熟街道搶抓楊柳村旅游開發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在楊柳村外圍劃出了5000多畝的鄉村旅游、現代農業開發帶,通過民俗文化、鄉村旅游、現代農業帶動新城集聚,和江寧高新園園街聯動、錯位發展,不久的將來,那片曾經讓老南京留戀和向往的“小南京”,將會以新的姿態和活力展現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