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園林 >> 山西後馮家溝古村

山西後馮家溝古村

日期:2016/12/14 17:39:06      編輯:古建園林

    後馮家溝村,簡稱“後馮溝”,位於晉陝黃河大峽谷中部、黃土高原腹部的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孟門鎮北,系歷史文化名村,與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臨縣碛口鎮李家山毗鄰。

    後馮溝與小垣則、賀龍溝、薛家坪、前馮家溝、橋則溝、李家塔、小河溝、高家塔、孟門村同為孟門十大古民居村落,這裡歷史沉澱深厚,黃河民俗沿承濃郁。先民在新石器時代就在這裡刀耕火種。孟門,大禹治水之天下黃河第一門,東周設蔺邑,西漢封蔺侯於此,北周大象元年設定湖郡,兼領定湖縣,隋設孟門關,唐改孟門縣,後復稱定胡縣,元朝撤縣設鎮。後馮溝見證了孟門古縣的朝代更迭和歷史變遷。

    後馮家溝村山巒起伏、溝壑縱橫,馮、李兩大族人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古樸雄厚、氣勢凝重、裝飾精美、散落在山坡上的一座座精美大院。復雜的地形形成了不同風格的宅院,有明柱廈檐窯洞、無根廈檐窯洞、接口窯洞、一柱香窯洞、磚瓦房五種類型。

    孟門鎮後馮家溝村村落布局十分隱蔽,由溝進村,溝口僅寬四十余米。其地勢呈龍狀,北山圪梁與南山腦畔是龍身,風焉是龍尾,龍頭高昂在村口的山神廟處。

    建在山坡上的村落,層層疊疊達五層之多,村中道路呈“之”字型,在多層窯洞間穿來穿去,公共場地有限,井坪、碾場成為村民茶余飯後的活動場所。

    村廟是村民主要的公共場所,也是鄉村文化得以繁榮發展的一大平台,每當祭神的日子,也就是民間的一大節日,是人們舉行酬神、敬神、求神、娛樂、集會不可缺失的固定場所。村廟坐落於溝口正面,有擋風水一說,其建築有正殿和東、西耳殿,屬典型的明清建築,現存有明代壁畫和元代石碣。

    居家裝飾,室外裝飾主要體現在門和窗,門上要有門頂窗,外面釘一層窗紗,裡面裝有開合或啟吊的窗扇,糊上白麻紙,空格中貼剪紙,窗戶的窗格上也糊以白色麻紙,貼紅色剪紙窗花,紋樣多喜慶吉祥色彩,有喜鵲登梅、蛇盤兔、年年有余、鹿鶴同春、抓髻娃娃、龍鳳呈祥以及老虎、獅子、牛、羊、豬等。室內裝飾主要體現在牆面、家具及飾件上,炕牆上白灰泥抹一米高作油漆彩畫,畫上炕圍子畫,有山川草木、民間傳說、蟲魚鳥獸等。炕牆上掛泥彩人物,室內大型家具有平櫃、立櫃,上有帽盒等。

    後馮溝民居與榆次常家莊園一樣,散發著濃厚的儒家文化氣息。大門上多有“忠信笃敬”、“耕讀傳家”等門匾,磚雕中有持荷童子和百合童子,或者荷花與百合的圖案,是中國“和合”文化在建築中的體現。在門檻、門墩、房檐、屋脊各個張顯部位雕镂有各種瑞獸祥鳥、吉祥花卉等。

    後馮溝原生態古村落,為我們保留了大量積澱深厚的人類“活化石”遺產,但願他能成為新一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為孟門景區的開發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