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龍華
日期:2016/12/14 17:11:46   編輯:古建園林 就在宜賓市屏山縣,就有這麼一個神秘的地方,猶存古韻、神秘傳奇,乃避暑度夏絕佳之地。
坐落在屏山縣西北部,龍華古鎮正好位於屏山縣、沐川縣、宜賓縣三縣交界處,海拔450米至2008.7米,素有“小宜賓”、“承德”和“小山城”美譽。古鎮風情、自然生態、民俗休閒是龍華古鎮旅游的三大主題,也是讓各路游客怦然心動,紛紛慕名前來的主因。月夜涼橋
沏杯清茶等風來
“月光很明亮,撒落一溪的銀輝,溪水柔得像綢,碧得像玉,清純得像少女,輕輕舞動的裙擺輕柔飄逸,把那一溪的銀輝變成了星星,綴在褶皺間。”體會古鎮風情,市民梁女士曾動情的寫下這樣優美的句子,她說,沏一杯清茶,坐在涼橋邊,沐浴在月光裡,聽溪水歌聲,惬意油然而生。
從宜賓出發途徑屏山新縣城,到龍華古鎮需要3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但貪涼、好靜的游客,並不在乎這點路程上的距離。也有狡猾之士,悄悄從樂山市沐川縣出發,輕松抵達寶地。有經驗的當地群眾表示,忙碌了一天後,人變得疲乏起來,漫步涼橋邊,等待微風徐來,自然能感受到清爽自如,舒適宜人。晨曦登山
探世界第一立佛
古鎮悠久歷史,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八仙山大佛和丹霞洞石刻及造像。直立在龍溪河岸山腰海拔891米石崖上的八仙山大佛,高37米,依山而鑿,似站立於丹山碧水間,形態豐滿,面目慈祥,目前為世界第一立佛。
登山體驗後的市民介紹,清晨登山,可漫步林蔭感受鳥語花香,登至山頂,便可覽盡八仙山大佛。龍華八仙山大佛卻只鑿至膝部,若鑿至腳,至少還可增高10米,對於這個至今無法解讀的謎還流傳著一個傳說:唐朝有兩師兄弟受皇帝之命選山鑿佛,師兄雕刻樂山大佛,師弟雕刻八仙山大佛。師弟因被八仙山上的狐狸精所迷惑,耽誤了雕刻時間,為求早日完工,不僅一再縮小鑿刻尺寸,甚至無法刻完大佛的最後一只腳。
而當地老鄉卻說這佛腳不能刻,如果刻了出來,大佛就要洗腳,每年夏天,山腳下的大、小龍溪就要漲洪水,下游的龍華古鎮,就會被沖卷一空,那就不是“我佛慈悲,保佑眾生平安”的本意了。女子踩橋
一阕穿越時空的歌謠“吃了齋飯好逍遙,抬根柏楊去搭橋。造橋不造燈草橋,風吹燈草顫搖搖。造橋不造朽木橋,朽木橋梁不經牢。造橋要造石板橋,今年修起萬年牢。”《踩橋經》7字句唱詞,便是古鎮特有的民俗活動“女子踩橋”的代表,表達了人們的真實心願。有關此項活動,不論是登山拜佛、點香踩橋都會按照一定的流程。而這樣的場景並不常見,當地文化人介紹,若想觀看民俗活動,還得等到每年正月十四、十五才可一見。
親近古鎮,游客們常會感觸,這個在大山深處沉睡了千年的小鎮,精巧別致、神秘溫婉,不由讓人驚歎古人的智慧與勤勞,同時感謝古鎮人們的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