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震澤古鎮

震澤古鎮

日期:2016/12/16 19:21:23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震澤古鎮


遠古時期,震澤地區為瀉湖淺灣,“始為洪流,繼為澤薮,卒為阡陌”,滄海桑田,泥沙淤漫,堆積成陸。先民開墾,稀疏散居,聚成村落。
  從蠡澤湖附近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時代的出土的陶器、陶片(屬馬家濱——良渚文化)看來,震澤先民早已在此繁衍生息。


震澤地處水網地帶,東有北麻漾,北有長漾,西有徐家漾,還有密似蛛網的河塘溇港。呈東北西南走向貫流鎮區者為頔塘河,本名荻塘,因地多蘆荻,故名。源出浙江天目山之苕溪,向南匯入江南運河,可西接湖州,北達蘇州,東通上海,南抵嘉興,盡收航運之利。


市梢頭如東柵麟角坊、西柵鳳凰街、南柵南浦浜西岸、北柵祠堂橋河西岸等處的民居都築成臨水吊腳樓,又稱跨街樓,樓上居家,樓下半是居室,半是街道,行人過往可遮陽避雨,俗謂“雨天不濕腳”。樓上多是小戶人家,卻也閒逸,推開窗棂,卷起疏簾,便可浏覽市河風光。午夜夢回,枕邊可聞流水吟唱。此外還有廊棚和挑檐水閣等臨水建築,多姿多態,錯落有致。


橋即是街,街即是橋,橋街不分,大橋成為震澤商業區的亮點,熙來攘往,人氣極旺。清晨農民上街,先得在橋坡上搶占半級之地,擺出自產的蔬果禽蛋,點心攤檔亦上了橋面吆喝招徕。商事活動自橋面延伸到兩堍街面,甘蔗攤、地貨攤、香煙攤、爆凍米攤、絲網攤、竹器攤、農具攤、秧苗攤、皮匠攤、銅匠擔、箍桶擔等充斥其中,五花八門,百貨聯營阗,物傾東西。橋下則漁舟劃子船等畢集,蝦蟹魚鱉蚌蚬等活水河鮮羅陳,吊下竹籃,滿籃鮮活蹦跳的水產立等可拎。橋、街、河構成三個層面的立體商事繁華圖。

 

南寧中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攝像及旅游專題片、企業專題片制作聯系方式:

電話:0771-5766111  5843766      QQ:741143338  260249318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