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澤鎮
日期:2016/12/16 19:21:08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震澤鎮
震澤鎮是一個擁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江南名鎮,也是我國著名的蠶絲之鄉。震澤位於絲綢之鄉盛澤的西南,歷史上名勝古跡甚多,古橋、古塔、古寺、古廟、古宅,每一個古跡都有一段歷史故事。
震澤的澤字是水字旁,正如盛澤、金澤一樣,顧名思義乃具水鄉澤國特征之地名。
清代《百城煙水》雲:“震澤鎮,在雙楊村西四裡,北濱太湖。《書》曰‘震澤底定’,因名。”
太湖為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別稱具區、笠澤、震澤,煙波浩渺,三萬六千頃,震澤鎮借太湖之光,因以命名。不過,雖說借光,卻並非無根無據牽強附會,而是名之有源,名實相副。
震澤地處水網地帶,東有北麻漾,北有長漾,西有徐家漾,還有密似蛛網的河塘溇港。呈東北西南走向貫流鎮區者為頔塘河,本名荻塘,因地多蘆荻,故名。源出浙江天目山之苕溪,向南匯入江南運河,可西接湖州,北達蘇州,東通上海,南抵嘉興,盡收航運之利。
寶塔街,舊名東大街,在鎮東浴字圩,位於荻塘河之北。街與河並行,東起禹跡橋,西至斜橋,全長368米。街面不寬,中段尤窄。最狹處兩旁屋檐間留一線天穹,杏花春雨之時兩條水簾垂地,在街面石板上跳躍,噴珠濺玉,而行人沿店面作壁虎行可不濕衣衫,成為煙水江南一景。千百年來那堅硬的街面花崗石板經行人腳底的打磨,變得光光滑滑,在斜陽照耀下熠熠生輝,排水順暢,濕而不潴利於行。
舊時文昌閣和慈雲寺塔互為犄角,為鎮上的最高建築。每逢重陽,鎮上人紛紛登此一閣一塔以俯瞰往來帆船,閣帆相映,景色絕佳。清朝詩人張芹還以“水流天目至,山色洞庭來”描繪重陽登閣所見,極為精到。江南山水一覽無余,令人心曠神怡。
南寧中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攝像及旅游專題片、企業專題片制作聯系方式:
電話:0771-5766111 5843766 QQ:741143338 260249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