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古鎮游玩
日期:2016/12/16 19:22:00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西塘古鎮游玩
西塘坐落在水網之中,這裡的居民惜土如金,無論是商號或是民居、館捨,在建造時對面積都寸寸計較,房屋之間的空距壓縮到最小范圍,由此形成了120多條長長的、深而窄的弄堂,長的超過百米,窄的不到1米,形成了多處“一線天”。與此同時,街道弄堂的名稱均形象地體現出古鎮商貿的繁榮和弄堂的特色,如米行埭、燈燭街、油車弄、柴炭弄、石皮弄等數十個稱號與當年的商貿、建築等都有直接的聯系。
西塘素以橋多、弄多、廊棚多而聞名。西塘民風淳厚,橹聲悠揚,到處洋溢著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特有的人文積澱。西塘古鎮保護好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是一個專家們研究“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聖地;藝術家們描繪“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基地;游客們品味“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淨地。西塘古鎮以特有的文化氣質,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
當然,作為魚米之鄉的西塘還有許多河,幾乎每條河上都有橋。在我的記憶裡,基本上都是石橋,什麼臥龍橋、獅子橋、北環橋、五福橋……據說每座橋都有個動聽的故事呢。小學時學校曾發過一本《銀嘉善的傳說》的書,拍攝裡面就寫了不少西塘的故事。我依稀記得,我家附近望仙橋的那段,說是八仙劫富濟貧曾路過那裡,橋面上還有漢鐘離的腳印和鐵怪李的拐印痕呢。在眾多的石橋中,臥龍橋也使我難以忘懷,因為在我幼年的記憶裡它很高,台階又多,而且造型講究。
西塘夜景最熱鬧的地方,送子來鳳橋。傍晚時分,拍攝華燈初上。拍攝紅彤彤的燈籠倒映在湖面,映亮了整個西塘鎮。在古色古香的酒店裡吃頓飯緩解下白天的疲勞,在煙雨長廊上散散步,或者買個許願燈到河邊許願。
西塘的聖堂香火最旺盛的時候,許多香客擠不進堂內,拍攝只能在堂外街邊地上插燭而拜。到了春節,舉行聖堂廟會的時候這條街就更熱鬧了,燒香客的隊伍從聖堂一直排到燒香港口。拍攝街邊還會有臨時設的飲食攤,聖堂的大殿賣各式各樣的畫張,當地百姓中有諺語:拍攝逛廟會,看畫張,吃燒賣。每年正月初五,拍攝鎮上的商人們必定去聖堂燒香祭拜,用家裡南瓜糊做的元寶,換聖堂的元寶,意喻一年財源滾滾。
還有很多細節的東西,吃、住、行都有,老板幫我安排好的。這是西塘第一家木屋客棧,拍攝也是西塘的一個亮點哦。拍攝給大家說一下別樣的西塘,希望不要花冤枉錢,花點錢還好說,上當了心情自然就不好了,心裡很不爽的,祝大家玩得開心,心情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