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登小九華山尋找佛國的蹤跡

登小九華山尋找佛國的蹤跡

日期:2016/12/15 0:05:07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高崇禅寺


績溪荊州鄉的小九華山是池州九華山的一個分支,因為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金喬覺曾經在這裡修行,所以叫小九華山。它在績溪最北面的黃山和西天目山交界處,臨近浙西大峽谷,途中還要翻越一座海拔1158米的雲嶺,從地圖中繁密的等高線上就可以看出山路的艱險。

我們的車出了績溪,一路沿著登源河行駛,先後過了龍川、伏嶺、魚川等地。車過了魚川,山路變得極窄,一道接著一道的急彎直讓人捏了把汗。梓棚前後山高谷深,黃山松漸漸多了,松林夾道,濃蔭撲面而來,忽又見層層梯田,溪流澗中。山路也從谷中升起,高入雲嶺。沿途秋色漸濃,紅葉、黃葉隨著季節的變幻,在山坡上隨風搖擺,光影斑駁。
山坡上一大片絢爛的黃葉在沙沙作響,那是山核桃樹,結一種很好吃但是皮很難剝的小核桃。車緊貼著崖壁小心翼翼地沿著九曲十八彎的山路前行,到了山腰松樹嶺,陽光從樹梢撒下一路的溫情。上了雲嶺,山頭的樹木漸漸稀落,只剩下了藍天、流雲、巖石、雲杉、油松、竹子、灌木組成的叢林以及層層疊疊的梯田。翻過山雲嶺就到了荊州界,下行大約半小時便到了荊州鄉。

對著小九華的巨幅導游圖,才發現績溪到浙江臨安的公路穿過小九華景區。景區售票點就在山隘口上。售票口右邊的深潭是鐵斧潭,過了潭邊的棧道便是去關刀峰、銀屏古寺和地藏殿的山道。

山道上安靜得只有風吹樹葉的聲音,沒有行人。棧道盡頭便是一天門靈宮殿,這裡是兩條溪流的交匯之處,左邊去關刀峰,右邊去二天門。去古寺的石徑隱沒在荒草中,石階上滿是金黃的落葉,隨著探尋的腳步沙沙作響。

到了二天門窯洞,視線穿過山核桃林,便能看見伫立在河谷高崗上的銀屏古寺。銀屏古寺始建於明崇祯年間,仿九華山格局,設地藏殿及彌勒、靈宮、韋陀、十八羅漢、二十四諸葛等佛殿,為皖浙四府三十縣的佛教聖地。古寺原有“銀屏滴翠”的勝景,如今卻早已不復當年的盛況,只見秋風蕭瑟,山門寂寥。門前曬了一地的山核桃,一位僧人正提著水桶在溪裡汲水,石階上鋪著厚厚的核桃樹葉。
徽派馬頭牆的山門殿共三間,黛瓦,黃牆,石柱,木窗。殿內彌漫著一股肅穆的氣息,裡面有一尊面目猙獰的金身天尊,高舉寶劍,嗔視著門外,那神情威嚴得無以復加,仿佛能一下子看透你的心靈。

地藏殿裡供奉著一尊高約十米的大佛,衣紋細膩,雙手合十,神情慈悲。殿外的山核桃樹幾乎落光了葉子,黑色的枝干安靜地伸展在晚秋的陽光裡,山坡猶如鋪上了一層金黃的地毯,一片片的落葉正隨風散落,仿佛是佛語在林間呢喃低誦。

下了地藏殿,迎著簌簌落葉,攀上對面的山坡,那裡有張銀祥烈士的墓,他曾是小九華的住持,1948年任荊州地下黨支部書記,之後因叛徒告密而被捕,最後英勇就義。僧人慈悲濟世,從來就和邪惡勢不兩立。

在滿是金黃樹葉的林中穿行,忽聞古剎鐘聲,那一刻,整座山林都仿佛通了靈性。

交通:在績溪縣城車站乘坐到荊州的班車,約兩個半小時左右就可到達荊州鄉,再下行大約四公裡到達小九華景區入口。每天只有三班車,返回績溪的班車也只有兩趟。從績溪縣城包車到小九華一般三百元左右。

游覽時間:2-3小時。

住宿:小九華山景區內無住宿點,可在荊州鄉住宿。

九華賓館

干淨衛生,條件尚可,平時大約50元一床,節假日基本無變動。地址:荊州鄉政府隔壁。

樂華賓館

一家農家賓館,平時大約40元一間,節假日價格一樣。地址:荊州鄉街道。

旅游TIPS:
一、如果體力一般,除非包車前往,當天一般來不及趕回績溪。
二、從小九華山翻過山雲嶺下行大概16公裡便是磡頭古村落,再下行20公裡左右可到魚川徽杭古道江南第一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