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房房蓋上那松軟的草質,調和了堅硬的石頭,又令房頂略具緩緩的弧線身段。她默默地用堅強的臂膀,為她的子民們遮擋風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蒼老了容顏。東楮島村始建於明朝萬歷年間,位於寧津街道辦事處最東端,石島灣省級旅游度假區的北側,距石島港20公裡,是一個三面環海的小漁村。以保存有大量海草房而聞名遐迩,這裡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濃郁的地方民俗特色文化、眾多的民間傳說、豐富的海產資源、凝重的飲食文化。
整個古村落呈荷花形地勢東高西低。全村住房布局大體分成兩部分。村南部為新建的紅瓦房和樓房的住宅群,木批部為舊有的海草房住宅群,是東楮島村村民祖輩居住的特色民居。據統計,目前,全村現有海草房4戶,共有海草房6孔間,其中,最古老的海草房據傳始建年代大約是在清順治年間,距今已有3W多年歷史,百年歷史以上的海草房有83戶412間,主要分布在村中部分東楮島村北東南三面環海,西面一路通陸,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傳統名居海草房用大塊石頭砌成粗犷的牆,石頭隨方就圓,牆面紋樣規則中還顯靈活,寓樸於美。三角形大山牆,方形院落。房頂外覆一層厚厚的海草。屋頂大都用一排瓦或水泥壓脊,用於抵御大風。這種房子具有“冬暖夏涼、居住舒適、百年不腐”等特點;因成排連片而較好地保留了歷史的“原汁原味”,是全國乃至世界難得的生態民居活標本之一。沉澱著濃厚的歷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地域特色、承載著淳樸的民俗風情,體現著卓越的古建築藝術,是國內外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海草房頂苫草有的厚達一米以上,脊部兩端高於中央,並向山面做切角處理,房脊形成明顯的曲線,屋脊渾厚圓潤。海草房堅固耐用,所用材料為海苔草,為野生藻類,生長在5·0米海域,春榮秋枯。海草中含有大量的鹵和膠質,成:熟的海草被海浪卷上海灘後,人們將其拉上岸曬干苫蓋房屋,可以持久耐腐、防漏吸潮,用它蓋成的海草房就是世界上獨有特色的生態民居了。
古老的村落內靜悄悄的,走在斑駁的青石小巷,仿佛行走在歲月的長廊裡,一排排海草房沉默地矗立著;仿佛飽經滄桑的老人,淡然地看著來來往往的日子和旅人。歲月在這些海草房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撫摸著青石牆的拴馬石,讓人不禁回想起那一段流逝的歲月,注視著山牆上的黑板報和標語,仿佛可以進入那一個狂熱的時代。這些歷史的痕跡,為後人提供了復原那些遙遠歲月的線索,經歷了那麼多的風風雨雨,海草房就是一部歲月漫漶不了的漁村記憶。
東楮島村還有75公裡長的海岸線,5公裡長天然優質沙灘,是天然的海水浴場;有…畝的天然趕海灘塗,盛產海參、螃蟹、扇貝、牡蛎等海產品。該村的海岸、沙灘、陽光和島嶼完美海洋組合景觀,游客可以在東楮住一天海草房、吃一天漁家飯睡一天農家炕、當一天漁家人 看天民俗情,感受一下海草房質樸古拙的漁家氣息,體驗一下生活在原生態漁村的感覺。
小提示:
東楮島村的楊家葬海礁離岸15公裡,海礁高133米。從正面看似筆架擺於海上。西南方向觀察像一艘軍艦停泊海上。從東北方向看似一頂花轎在海面走動每逢初春大霧剛消時刻,常出現海市蜃樓的景象,有時像動物,有時像植物,有時又像亭台樓閣等,奇形異景,變化無常。
旅游TIPS:
地理位置: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寧津街道辦事處東楮島村。 從榮成到寧津乘車6元,然後再包車前往東楮島村。
寧津街道辦事處電話:0631-73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