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築外形上的特征 :具有屋頂,屋身和台基三部分。
2.建築結構的特征:木構架結構(木構架:屋頂和屋身部分的骨架)。
基本做法:以立柱和橫梁組成構架,四根柱子組成一間,一棟房子有幾個間組成。
3.建築群體布局的特征:組合原則:以院子為中心,四面布置建築物,每個建築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並在這一面設門窗。規模較大的建築由若干個院子組成。有顯著的中軸線,線上布置主要的建築物,兩側的次要建築多作對稱的布置。
4.建築裝飾及色彩的特征
裝飾細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結構構建經藝術加工發揮裝飾作用。
色彩:古代建築中最顯著特征之一。宮殿廟宇中黃色琉璃瓦頂,朱紅色屋身,檐下陰影裡用藍綠色略加點金,在襯以白色石台基,輪廓鮮明富麗堂皇。一般住宅中用青灰色的磚牆瓦頂,或用粉牆瓦檐,木柱,梁枋門窗等多用黑色,褐色或本色木面。
彩畫:建築裝飾中的重要部分。做在檐下及室市內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頭上。構圖密切結合構件本身的形式,色彩豐富。明清時期常用的有和玺彩畫,旋子彩畫和蘇式彩畫。
藻井:中國傳統建築中天花板上的一種裝飾。名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預防火災之義。一般都在寺廟佛座上或宮殿的寶座上方。是平頂的凹進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圓形,上有雕刻或彩繪,常見的有“雙龍戲珠”。
屋 頂
中國古典建築的外觀特征極為明顯,都由屋頂、屋身、台基三部分組成,史稱“三段式”。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頂最為典型。中國古代建築,在形態上的顯著特征是大屋頂。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被稱為中國建築之冠冕,最顯著的特征是屋頂的流暢的曲線和飛檐,最初的功能是為了快速排洩屋頂的積水,後來逐步發展成等級的象征。從漢代初得雛形至明清規格化,屋頂形式經歷了漫長的演變歷程,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中國古代建築造型優美,尤其以屋頂造型最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懸山、硬山、攢尖、盝頂、卷棚頂等形式。屋頂使建築物顯得穩重協調,而且還增添了建築物飛動輕快的美感。
宮殿、房捨的頂部,是整座建築物暴露最多、最為醒目的地方,也是等級觀念最強之處。清朝把《工程做法則例》中規定的27種房屋規格,納入《大清會典》,作為法律等級制度固定下來。屋頂按照式樣等級次序由高到低為:庑殿式,歇山式,攢尖式,懸山式,硬山式,盝頂,卷棚頂。另外還有重檐和單檐之分,重檐頂等級高於單檐頂。總的說來,屋頂的等級由高到低排序為:重檐庑殿頂,重檐歇山頂,重檐攢尖頂,單檐庑殿頂,單檐歇山頂,單檐攢尖頂,懸山頂,硬山頂,四角攢尖頂,盝頂,卷棚頂。
1.重檐庑殿頂
這種頂式是清代所有殿頂中最高等級。庑殿頂又叫四阿頂,屋檐向上微翹,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這種殿頂構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寬大於進深,前後兩坡相交處是正脊,左右兩坡有四條垂脊,分別交於正脊的一端。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後正脊加長。重檐庑殿頂,是在庑殿頂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條短垂脊,共九脊。如故宮中的太和殿、長陵譡恩殿即此種殿頂。
2.重檐歇山頂
歇山頂亦叫九脊殿。除正脊、垂脊外,還有四條戗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上的脊)。屋面是懸山頂與庑殿頂的組合,上三分之二為懸山頂,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頂。正脊的前後兩坡是整坡,左右兩坡是半坡。重檐歇山頂的第二檐與庑殿頂的第二檐基本相同。整座建築物造型富麗堂皇。在等級上僅次於重檐庑殿頂。如天安門、太和門、保和殿、乾清宮等均為此種形式。
3.單檐庑殿頂
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頂的上半部,是標准的五脊殿,四阿頂。如故宮中配庑的主殿,如體仁閣,弘義閣等。
4.單檐歇山頂
其外形一如重檐歇山頂的上半部,屋面兩坡五脊,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又稱挑山頂。配殿的大部分是這種頂式,如故宮中的東、西六宮的殿宇等。
5.懸山頂
懸山頂是兩坡出水(兩坡伸出山牆之外)的殿頂,五脊二坡,又稱挑山頂。兩側的山牆凹進殿頂,使頂上的檩端伸出牆外,釘以搏風板,保護檀頭不受風雨的侵蝕。此種殿頂用處不少,如故宮中神櫥、神庫中的房屋等。
6.硬山頂
硬山頂亦是五脊二坡的殿頂,屋面以中間橫向正脊為界分前後兩面坡,左右兩面山牆或與屋面平齊,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牆稱風火山牆,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順房蔓延。與懸山頂不同之處在於,兩側山牆從下到上把檩頭全部封住,宮牆中兩庑殿房以此頂為多。
7.攢尖頂
攢尖頂有多種形式,且易辨認。無論什麼形式,頂部都有一個集中點,即寶頂。攢尖頂有四角、六角和圓形之分。角式攢尖頂有與其角數相同的垂脊,圓攢尖頂則由竹節瓦逐漸收小,故無垂脊。這種形狀既易雨水的排洩,又有輕盈欲飛的美感。故宮中和殿、天壇祈年殿屬攢尖頂。
8.盝頂
盝頂亦分多角,但垂脊上端有橫脊,橫脊的數目與角數相同。各條橫脊首尾相連,故亦稱圈脊,如故宮御花園及太廟中的井亭即是六角盝頂。
9.卷棚頂
卷棚頂的最明顯的標志是沒有外露的主脊,兩坡出水的瓦隴一脈相通,屋面前坡於脊部呈弧形滾向後坡。左右兩山牆可有懸山和硬山的不同。此種建築,園林中居多,頗具一種曲線所獨有的陰柔之美。故宮宮殿建築群中,太監、傭人等居住的邊房,多為此頂。
在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的建築精品,除去上述單一造型的屋頂外。還有由這些單體屋頂組合而成的復雜形體:北京故宮、頤和園和被燒毀的圓明園都是以屋頂形式的主次分明、變化多樣,來加強感染力的,尤其令人驚歎不已的是故宮角樓屋頂的組合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