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塘河文化展示館裝修

塘河文化展示館裝修

日期:2016/12/14 12:08:19      編輯:古代建築

    “古時代塘河兩岸的古民居模型,真實還原了塘河沿岸人們的真實生活,怎麼現在被搗毀當成垃圾丟棄?”昨天,市民陳先生致電本報反映,位於塘河邊的塘河文化展示館正在裝修,裝修期間館內的民俗物品遭損壞,相當可惜。

    塘河文化展示館坐落於瓯海區南白象塔下,臨近塘河。該館於2010年正式對外開放,展示館內陳列著塘河沿岸手工業、農業、航運、漁業等生產工具和手工藝品。該館也是企事業單位、學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基地。

    陳先生介紹說,他是一位民間藝人,2010年受塘河文化展示館委托,他花了100天的工夫手工制作了寬2.44米,高1.40米的“塘河人家”古民居模型,為了制作該模型他前期采集了很多古民居的信息,光圖紙就畫了好幾稿。“這個作品是我的得意之作,手工制作的東西絕對不可復制。”陳先生惋惜地說。

    記者在展館門口看到一張寫著“展館正在進行裝修,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字樣的告示,場館院子裡堆放著廢棄的建築垃圾,被分解的古民居模型就在其中。

    古民居模型為何被毀?塘河文博館館長(負責展示館裝修)施成哲告訴記者,溫州(樓盤)正在創建歷史文化名城,展示館需要裝修提升,根據裝修方案,原有的一些民俗物品(包括古民居模型)都不在裡面,古民居模型由於體積較大,在搬運過程中損壞。

    對於施成哲的解釋,陳先生表示,場館裝修如果不需要古民居模型可通知作者本人搬離,而不是因搬運不慎損壞就隨意丟棄在垃圾堆裡。“民間藝人手工制作的民俗是要保護的,這個展示館不需要,其實可以將其放在社區裡供居民欣賞,隨意扔掉真的是浪費資源。”市民間藝術家協會一位民俗專家說,保護民間藝術家的作品也是創建歷史文化名城的一項內容,而且他們創作的作品真實反映了幾百年來溫州的民俗演變,毀壞了就很難再還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