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今非昔比之城
日期:2016/12/14 11:36:30   編輯:古代建築 一個曾熙熙攘攘的地方被廢棄,這其中可能有千萬個原因。戰爭、氣候變遷、饑荒、經濟動蕩,甚至還有宗教的因素。但不論什麼緣由,這些地方已成為過去的影子,提醒著我們,所有的一切都將無可避免地消逝。
10.豐都鬼城(Fengdu Ghost City)
豐都鬼城的歷史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中國,這座如今已廢棄的城市位於長江岸邊。當地人認為這裡是鬼怪盤踞之地,也是人類亡靈通往陰間的入口。豐都被認為是由道教隱士“陰”“王”(譯者注:分別為陰長生和王方平)兩人建立於漢代。
到了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6年),豐都更因作為人類亡靈的歸宿而聞名,並成為著名的道教徒的身後之地。也就在這時,豐都是“陰間之王”(King of Darkness)或者說是“陰王”(譯者注:後人附會“陰”、“王”兩人為“陰王”)的居所變得眾所周知。
三峽大壩建成後,豐都城較為低窪的地區從此長眠水底。如今通過長江這一水路,游客們能更加便利地出入豐都鬼城。寺廟的上層建築已經成為著名的旅游景點,裡面滿是妖魔鬼怪的雕塑,描繪著它們折磨亡靈的情形。在眾多的道教寺廟和神龛之中,你還可以找到石頭雕像“鬼王石刻”(The Ghost King)。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使用一整塊巖石雕刻而成的雕像,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9.卡亞寇伊(Kayakoy)
卡亞寇伊,這個被遺棄的古老村莊位於土耳其西南部,臨近托羅斯山脈。曾有兩萬多希臘人居住於此。將近一個世紀以前的政治紛爭讓卡亞寇伊成為一片廢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斯曼帝國分裂,希臘和土耳其繼而陷入了爭奪土地的戰爭當中。第二次希土戰爭以雙方簽訂強制性人口互換協議告終。約20萬希臘人和30多萬土耳其人被迫背井離鄉。
這個原名為卡米拉索斯(譯者注:卡米拉索斯是一個古城,卡亞寇伊是建立在卡米拉索斯古址上的。現在這裡屬於費特希耶的一個景點。)的村莊建造於18世紀。如今這裡的房屋都沒有了屋頂,經受著風吹雨打,又無人照看。原本和自己的穆斯林鄰居相安無事的村民,在第二次希土戰爭後,全被送回飽受戰爭蹂躏的希臘。他們不得不在希臘重頭開始,也是為了避免與自身本無干系的迫害。
如今,村裡殘存的三百五十幢房子和兩座東正教教堂看起來已經頗為破敗。它們證明了人類的作為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短暫脆弱。一座記載了該村莊歷史的博物館,已是卡亞寇伊僅存的所有。
8. 沙吞“幽靈塔”(Sathorn Unique Skyscraper)
上世紀九十年代早期,泰國處於其歷史上發展的巅峰時期。在這段時期內,曼谷開始以建造高樓大廈的形式來炫耀其發展的穩健。但是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讓泰國在經濟上的成功戛然而止。資產幾乎一夜蒸發,沙吞“幽靈塔”的建造計劃在完工前的幾個月突然終止。
這座 49 層高的住宅樓孤零零地立在那,飽覽著曼谷壯麗的城市風光和湄公河景致。進入這幢爛尾樓是不被允許的也很危險,因為只消輕輕碰觸,許多樓層就可能會倒塌。現在,泰國的經濟已經復蘇,又出現了很多其它的摩天大樓。但是沙吞仍是前途未卜,因為繼續完工會比建造一座新的摩天大廈花費更多。事實上,它更因鬧鬼的傳言而聞名。
7.科瓦斯納坡地(Covasna Inclined Plane)
科瓦斯納位於昔日奧匈帝國和羅馬尼亞公國之間的邊境地區。這個小小的城鎮是重要的林業中心和木材產地。1890年,鐵路網絡全面建成,將科瓦斯納和國內其它地區連接起來。在鐵路網內部,人們也設計發明了輪滑系統。這種系統使得滿載木材的車廂順著山坡下山的同時,另一輛空車也會被拉上山頂。這一過程僅僅依靠重力的作用。在中間處,軌道會分支從而使貨車相互岔開,在此之後軌道又會合一。這一非凡設計雖然簡單,卻體現了人類智慧的閃光,在當時是稀罕的。世界上也僅在少數幾處才能找到這種設計。
然而不幸的是,一場猛烈的風暴於1995年席卷了這個地區,刮倒了大多數樹林,也摧毀了與之相關的木材工業。當地政府和一些富有的投資者曾商討重振鐵路網和斜面系統(inclined plane system)用作發展旅游業。但這一切依舊沒有下文,這很大程度要歸罪於2008年的經濟危機。
6.北兄弟島(North Brother Island)
俯視東河,距離拉瓜迪亞機場幾英裡外的這座小島,曾一度讓人恐懼。紐約人如今已徹底把它忘記。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紐約市的河邊醫院就在這座島上。許多天花,猩紅熱和麻瘋病的患者都在河邊醫院走完了最後一程。臭名昭著的傷寒病人瑪麗(譯者注:瑪麗·梅倫1869年生於愛爾蘭,15歲時移民美國。起初,她給人當女傭。後來,她發現自己很有烹調才能,於是轉行當了廚師,每月能賺到比做女傭高出很多的薪水。瑪麗雖然身體一直健康,卻攜帶傷寒桿菌。後來瑪麗相繼傳染多人,最終被隔離在紐約附近一個名為”北兄弟島“的小島上的傳染病房。)於1938年在島上逝世。在1963年的徹底倒閉以前,河邊醫院是青少年毒瘾患者的康復中心。
現在,北兄弟島成為了自然保護區。河邊醫院依舊存在,但內部只是空有其原來的外形。窗戶都破了,牆壁掉漆,一些屋頂也倒塌了。2008年,作為建築師和攝影師的克裡斯托弗·佩恩紀錄了島上的現狀,北兄弟島從此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當中。
5. 惡魔山(Teufelsberg)
在西柏林最高的惡魔山山頂上,靜靜地伫立著一個冷戰的遺址。那是一座監聽站,它曾經被用來監聽蘇聯控制的東柏林收發的所有無線電。而惡魔山本身則是於1963年用二戰後留下的斷壁殘垣堆成的。這裡原本是一座同盟國未能成功摧毀的納粹軍校,他們決定將其埋在120米高的房屋殘骸與碎片下,故而後來這裡又被稱作惡魔山。
柏林牆倒塌後,這座塗鴉滿壁的無主建築已幾經易手。其中一位主人大衛·林奇(David Lynch)曾計劃將其改建為一所冥想學校,但這個計劃被柏林市政當局阻止了。也有人計劃將其建成豪華旅館、餐廳或間諜博物館,但在短期內這些都不太可能發生。對於曾在惡魔山工作的克裡斯托弗·麥克拉倫(Cristopher McLarren)來說這是好事,因為他正組織面向間諜愛好者們的惡魔山周末游。
4. 普利茅斯( Plymouth)
普利茅斯所在的蒙特塞拉特島於1493年被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首先發現。這座位於加勒比海的40平方英裡大的島嶼每天都在擴大。對於一個彈丸之地來說這是好事,但這也正是整座島的南部被遺棄的原因。
曾經沉寂的蘇弗裡埃爾火山在1995年和1997年兩度噴發,為普利茅斯及其周邊地區蓋上了一層4.6英尺厚(約1.4米)的火山灰。冷卻的火山灰碎屑如混凝土般堅硬,將普利茅斯絕大多數的建築、街道和車輛永遠吞沒,就像龐貝古城那樣(譯者注:龐貝古城於公元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但由於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較完整)。萬幸的是,絕大多數市民安然無恙地被疏散到島嶼北部。不過普利茅斯的旅游經濟就真的”灰飛煙滅“了,火山爆發之後這裡一片荒蕪,短期內看不到任何復蘇的跡象。
3. 米蘭達城堡(Chateau Miranda)
米蘭達城堡坐落於比利時南部,近法國邊境。這座新哥特風格的城堡曾經美麗動人,但現在已成一座廢墟。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活躍於政界的利德凱爾克-波弗特家族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城堡,去一處附近的農場避避風頭。風波一平息,他們就准備好東山再起,並於1866年開始建造米蘭達城堡。
時光流逝,這裡的安詳維持到了二戰末期。德軍在突出部戰役中占領了這片區域。從戰爭結束到20世紀80年代,比利時國家鐵路公司將米蘭達城堡用作孤兒們夏天避暑的場所。而隨著城堡維護費用的上漲,它在1991年被徹底拋棄了。四年後,一場火災燒毀了城堡部分房頂,利德凱爾克-波弗特家族隨即帶走堡內值錢的物件,將硬木地板和意大利大理石拆下,安置到另一座位於意大利的城堡中。
今天,即使幾次有人有意購買城堡並將其改造為旅館,城堡依舊空空如也。利德凱爾克-波弗特家族甚至正式提出要拆毀這座城堡。不論結果如何,已成廢墟的米蘭達城堡正在度過它的最後一程。
2. 美國聖地(Holy Land USA)
1958年,來自美國康涅狄格州沃特伯裡市的約翰·格列柯(John Greco)用二手物料建造了一家聖經主題的公園。令人驚訝的是,這家主題公園在20世紀60、70年代很受歡迎,每年都吸引了超過4萬名游客來訪。其主要景物有:伯利恆(譯者注:耶路撒泠南方六英裡一市鎮,耶稣誕生地)的微縮模型、耶稣誕生、耶路撒冷、耶稣受難、希律王宮殿,以及一個可以從園內任何角落都看到的五十英尺高的不銹鋼十字架,還有許多刻在石頭上的聖經章節。1984年,為了翻修和擴建公園,格列柯先生決定暫時閉園,但兩年後他不幸去世,這個公園也就再也沒開放過了。
1. 阿布哈茲火車站(Abkhazia Train Station)
阿布哈茲地區毗鄰黑海海岸,這裡曾經是包括斯大林本人在內的俄羅斯精英們的熱門旅行目的地。而現今,阿布哈茲的人氣和經濟狀況都急轉直下。阿布哈茲在1999年宣布從格魯吉亞獨立,但在其領土問題上依舊存在爭議。阿布哈茲的經濟問題隨處可見,連華麗漂亮的蘇呼米火車站也不例外。不過即便已廢棄了20年,我們依舊可以在此一窺蘇聯上層階級當年的生活——紅木制成的貨架、漂亮的大理石柱、精致的石膏裝飾陳舊破腐,依舊可見。
現在偶爾還有客運火車經過這座火車站,但由於它位置靠近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停火線,所以這裡也是終點站。不久前,俄羅斯對阿布哈茲地區進行了一大筆投資,希望借此鞏固在阿布哈茲的勢力,增強影響力,這或許會讓阿布哈茲火車站再度熱鬧起來。
(來源:前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