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是歷史文化名城,他擁有“翰林”故居、牛鑒故居、秦延德故居、羅家院、芝家院等古建築。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變遷,有些古建築或搬遷或消失,但日前記者卻在鬧市中,發現一座保存十分完整的古建築——陸家院。
8月23日上午,在有心人的指點下,記者在武威市涼州區再就業市場的一角,找到了這座“隱”於鬧市的古建築。穿過幽深的天井,低頭進入一道小門,一座雕梁畫棟、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橫在眼前。做工精美的“雁落沙灘”、雕刻別致的“蝠兒”,上下兩層縱橫的木質小樓,以及民國風格的家具布置,都讓人忍不住啧啧稱贊。
住在這裡的陸氏後人——74歲的陸梓平告訴記者,該院最早建自明朝末年,後在民國時期又重新翻建。該院建築面積達700多平方米,天井加上主院建築,共25間。上房垂花、碧紗閣及部分家具立櫃、書櫃等一應保存完好。
1987年,陸家院被武威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陸家院又“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記者注意到,這座民國時期的建築,座北向南,保存完好,連門戶窗棂都無一損傷。北為堂屋二層樓,歇山頂式,出深廊;南為倒座,兩邊廂房,均出廊。門、窗均木質雕刻,做工精細。陸梓平正在完成一面木質牌匾,據他講,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家人多年不間斷地進行維修保護,至此,該院才得以保留初始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