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去平樂古鎮聆聽“寧靜”

去平樂古鎮聆聽“寧靜”

日期:2016/12/16 18:16:25      編輯:古代建築

進入平樂古鎮。人在左,小溪在右,溪水偶爾因為起伏嘩嘩作響,歡快悠揚,在這樣的美妙映襯下,心情飄揚。

小溪中,不多遠就有水車“鑲嵌”,大大小小,錯落有致。水車隨水流轉動,不緊不慢、不停歇,像是見證古鎮的生生不息。

長慶古街、八店古街、草鞋古街、糖市古街……別出心裁的老古街名字,透露著歷史的文化底蘊,讓人渴望親近。

行走於石磚街道,鞋與地面輕聲撞擊,在清晨或傍晚的古鎮街道上,陣陣聲響清脆、空曠,像在講述小鎮古老的歷史,輝煌且沉重。街道兩旁,古宅高高矮矮,錯落相間,有著古鎮傳統特色的店鋪置於其間,古老、幽香。

草編店鋪內,各式各樣的精美草編精品陳列其間,靜靜地看著一批批游客於此重復每一次的“愛不釋手”。

走近牛角梳店,店老板在一旁用簡易的器具打磨牛角的吱吱聲不止,厚重的毛發焦味撲鼻。站立於擺滿牛角梳的店鋪內,原生態的感覺頃刻呈現——藍天、白雲、牛羊奔跑。原來,簡簡單單一支牛角梳就可以承載一個向往美麗大自然的夢。

染藝衣店,這類極富民族風情的衣物店有著古樸的風格,裡面掛滿了用傳統工藝染制而成的衣物,絢麗卻拘謹,挑動著女士們的愛美心,於是接二連三的游客穿試,滿心歡喜。

古街上,姜糖店鋪悠悠地散發香味,店老板介紹的聲音洪亮,游客們啧啧贊歎,古巷內,因為這些而生機盎然。

客棧。寫有各客棧名稱的標識旗迎風飄揚,在古色古香的小鎮上,將古老韻味融入游客們休憩、食宿之中。

拱橋。類似“趙州橋”結構的拱橋在古鎮上隨處可見,凌駕於清水之上的大小拱橋倒映,別致。 

許願長廊上,寫滿願望的紅絲帶飄動;吉祥鼓的敲擊聲悠長響亮;許願柱系著人們的願望挺拔如初;平安鐘陣陣,如同對待生命的態度,虔誠而嚴肅。

站立於“私奔碼頭”感受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當年於此留下的慌亂腳步;在魚市拐碼頭體會當年漁業的繁榮景象;於樂善橋上,觀平樂風景,追憶歲月在此留下的痕跡……

沿著刻骨銘心走廊一路前行,湖邊手擰棒棍洗衣服的老人,用畫筆記錄寫生的學生,以及上串下跳、飛翔而過的鳥雀……閒適的景物,讓人內心恬淡。鮮有的寧靜感湧上心頭,似乎對桃花源的留戀與幻想也不過如此。

湖的一邊不時的有木筏劃過,精心設計的木筏脫離了原始的簡陋,上面有紅花垂柳點綴,讓乘坐的游人得以享受古代文人站立船頭吟詩作對的飄逸和清新,享受古鎮上這“流淌的美麗”。

在一曲幽深的小徑的指引下,“天工應物——風情園”別樣呈現。園內,別致的茅草亭、古樸的風谷機、黃包車、雞公車以及農家小院,無一不在訴說著田園民間生活的情懷。而,“王家大院”作為園內景點的核心,更是以“大戶人家”的奢華氣派征服了不少游客,五道門檻、四個天井,內設廂房閣樓,古老典雅的成設彰顯著大戶人家之於生活品質的考究。

於古鎮暢游,溪水嘩嘩聲、小販的叫賣吆喝聲、還有老人用棒棍敲打衣服的聲音……聲聲重疊,與都市相比,這一種淳樸且別樣的“寧靜”,讓人傾聽留戀。

擇一日,去這樣一個古鎮,傾聽“寧靜”的聲響,讓心沉澱。(完)(盛燕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