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金沙遺址出土中國最老木人 濃妝艷抹3000年

金沙遺址出土中國最老木人 濃妝艷抹3000年

日期:2016/12/15 15:02:16      編輯:古代建築
昨日,一直秘密進行的金沙遺址祭祀區二期發掘工作已近尾聲,此次發掘出土了大量3200年前至2800年前之間的陶器、石器、玉器和獠牙、鹿骨。最為珍貴的是,一件完整的描金彩色木雕人像歷經3000年不朽,可能是我國出土的年代最為久遠的木雕人像。

  保護文物連土一起搬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金沙遺址祭祀區二期發掘現場,這裡距離出土了“太陽神鳥”、“玉琮”等珍貴文物的“祭祀坑”僅100余米。幾十名工人在考古專家的指揮下,將發現的成堆獠牙、鹿骨和陶片連同埋藏它們的泥土一起切割開來,然後用木條在外面釘成一個個巨大的木箱。

  成都博物院考古研究二部主任張擎告訴記者,二期發掘工作從9月份就秘密開始了,面積1000多平方米,他們將用吊車將這些木箱吊上貨車運回庫房,以後展覽時,揭開木箱的蓋子,參觀者就能看到文物最初的埋藏情況。

  金沙遺址曾河水滔滔

  二期發掘出土的文物分門別類地分布,表明當初這些器物的擺放很有講究。陶器分布面積有一百多平方米,出土時就已破碎。張擎推測,古蜀人可能在祭祀時將陶器打碎來表示對神明的尊敬。金沙祭祀區的年代距今大約在3200年到2800年之間。

  考古專家認為,幾千年前金沙遺址有一條河。祭祀區就在河床上,又分成若干小區,不同的器物可能用於祭祀不同的神。這說明金沙文明的宗教體系非常發達,人們崇拜很多不同的神。

  彩木人像3000年不朽

  在發掘工地西南角,距離地表約3米的黑土裡面,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件彩色木雕人頭像。這就是此次發掘出的最珍貴的文物,考古專家稱其價值不亞於當年發現的“太陽神鳥”。彩色木雕長80多厘米,頭部扁而寬,用金粉、朱砂等描成鮮艷的顏色,下面尖而微微彎曲,整個木雕看上去像一根象牙。考古專家推測,這根木雕原本應該是插在地上的。木雕人的臉扁長,淺浮雕刻著誇張的五官,整張臉凹凸有致,還戴有冠飾,發辮清晰可見。

  成都市博物院院長王毅認為,這件木雕代表了當時木雕工藝的最高水平,完全夠得上國寶級文物的標准。這具木人和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像“長”得頗有幾分神似,可能和三星堆同期。但三星堆的是青銅人像,金沙時代的人們用什麼辦法讓木雕人在地下歷經3000年而不朽?張擎認為,這個木人甚至可能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歷史最為久遠的木雕人。

  “去離子水”洗澡防腐

  昨日下午,記者在成都博物館文物保護實驗室看到,木雕人像被浸泡在一個不銹鋼水槽裡面。水槽裡面盛滿了“去離子水”,文保人員告訴記者,這種“去離子水”可以除去木人上面的酸性物質和重金屬物質,防止木人腐化。隨後,他們將用特殊化學物質為“洗過澡”的木人進行固化。待金沙遺址博物館建成後,市民們就可以看到“中國第一木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