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商代盤龍城墓葬品豐富

商代盤龍城墓葬品豐富

日期:2016/12/14 12:07:58      編輯:古代建築
    在3000多年前的盤龍城,高級貴族死後享受了何等待遇?武漢大學考古系專家發布的考古報告揭開了這個謎團。

    兩座大墓隨葬品豐富

    2006年,盤龍城楊家灣發現了一處大型商代建築遺跡。為了解周邊的遺跡狀況,去年9月至今年元月,武漢大學考古系、盤龍城遺址博物館在其北面和西面再次進行考古,並發掘了7座分布密集的商代墓葬,編號為M16-M22。至此,盤龍城楊家灣已發現的商代墓葬增至22座。

    武大考古系的陳晖博士是此次發掘中田野考古的負責人。他介紹,7座墓葬出土的隨葬品有青銅器、玉石器、陶器、漆器以及金器。其中,M17、M19兩座墓葬的規模最大,隨葬品最為豐富,其他墓葬規模相對較小,隨葬品以印紋硬陶為主。

    目前,這些文物的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金器、銅器均為首現

    7座墓葬中,M17的規模最大,長2.9米、寬1.6米,葬具為一棺一椁,共出土32件文物,其中一件金片綠松石鑲嵌龍形器,是首次在盤龍城發現的金器。這件金片綠松石鑲嵌龍形器分為兩組,其中一組保存較完整,夔龍頭部由形狀不規則的綠松石組成,龍身卷曲,由較小的綠松石組成,龍的眉毛、眼睛和牙由金片代替,造型和色澤都極為精美。另一組僅見夔龍頭部,亦有金片裝飾。“黃金是當時的稀有資源,說明墓主身份很高。”陳晖說。

    武大考古系教授張昌平介紹,金器在鄭州商城遺址曾有發現,但其器形、出土背景不明,“盤龍城M17黃金飾片與鄭州同類物年代相當,是迄今中原文化系統中發現的年代最早、器形明確的金器,對於研究早期金器和鑲嵌工藝具有重要意義”。

    M17還出土了一件銅獸面紋牌形器,在盤龍城乃至整個商代都是首次出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