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覽廣西古鎮 體驗別樣風情
日期:2016/12/15 23:25:32   編輯:古代建築興安古鎮:“嶺南風情濃郁的圖畫”
興安是連接湘水、漓水的咽喉要塞,而一條靈渠則成就了中國的統一大業,更顯示了中國人開山開河的智慧。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條運河,亦溝通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內河運輸網。
除了古靈渠,興安還有華南第一高峰貓兒山,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的烈士紀念碑園,有現代化的旅游項目樂滿地……但興安的古橋流水、古巷幽深、古物荟萃,更令人著迷。沿著青石板和鵝卵石鋪就的路,穿過三進五進幽深的暗宅院落,撫摸著木質門框上精美古樸的雕花,一不小心就走入了一個塵封已久的千年歲月。
城內的建築依形取勢,層層跌落,杜牧《阿房宮賦》中“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便是其真實的寫照。古樸的建築中處處滲透著秦朝威武的氣息,三條古街更是盡顯秦漢風情,而酒肆茶樓,百年老店亦讓游人不覺迷失其中。九井坊中的個個商鋪亦是別具一格、無奇不有,店內之物每一件都令人愛不釋手。
水街是古靈渠流經興安縣城長約一公裡的街市,也是興安古鎮的一大看點。整個水街景區由秦漢建築文化、古城橋文化、古雕塑文化、靈渠歷史文化、嶺南市井風俗文化五大部分組成。具體景點有秦文流殇景區、娘娘橋、萬裡橋、馬嘶橋、古戲台、金鐘街、湖廣會館、水街亭台廊榭、百米雕塑長廊、古石雕群、民俗風情區等。
溯靈渠而上,經過娘娘橋、萬裡橋、馬嘶橋到粟家橋,近千米的靈渠水街,展示了一幅具有濃郁嶺南風情的市井畫圖,再現了清代詩人蘇宗經曾經描繪的水街:“徑緣橋底入,舟向市中穿;槳棹揮波易,篷窗買酒便。”
桂林米粉已聲名遠播,興安則是米粉的發源地,味道絕對正宗。此外,興安還是銀杏之鄉,白果產量非常大,用白果制作的菜肴不少。粽子也是值得推薦的,很有特色,跟平日吃的粽子有些不一樣,不妨一試。
興安盆地是一座巨大的葡萄園,有“嶺南吐魯番”之譽,也是柑橘之鄉。
黃姚古鎮:“如同一本千年詩集”
黃姚是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古鎮,發祥於宋朝年間,興建於明朝萬歷年間,鼎盛於清朝乾隆年間。由於鎮上以黃、姚兩姓居多,故名“黃姚”。曾經有人這樣形容過黃姚:“黃姚古鎮如同一本千年的詩集,被人遺忘在僻靜的書架上,當人們不經意走過,翻開這美麗的篇章,古樸而優雅的格調立即征服了人們的心。”
在小鎮上,不但可以看到菜園子,還可以看到村民們洗衣用的極有地方特色的水池子。黃姚,就是這樣的靜谧、小巧,像個角落裡的小家碧玉,你偶一回眸,就會被不經意發現的清秀臉龐所深深吸引。
“南有黃姚,北有平遙,東有周莊,西有鳳凰”,這是人們給予黃姚的贊譽。黃姚古鎮所有的建築都是按照我國古代的九宮八卦陣方位來布局的,與古鎮周圍的奇山秀水融為一體,相得益彰,門樓是古鎮的特色建築,每一座城樓都是進入古鎮的必經之路。
古鎮內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橋,有橋必有亭,有亭必有聯,有聯必有匾,構成了古鎮獨特的風景。古鎮8條主街道全部用黑色石板鑲嵌而成,雖歷經滄桑,至今仍無絲毫松動,街道平滑如鏡。千年的古榕樹枝杈繁多,非常茂盛,每一棵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在古鎮,你不用特意構圖,從哪個角度,都可以拍出好照片來。
黃姚是“豆豉之鄉”,這裡出產的豆豉曾是送進京城的貢品,現在則遠銷到中國香港、東南亞一帶。
黃姚市場裡賣的是菜園雞,味道已經很不錯了,如果你到農家去買,味道更好。黃姚人家都養雞,喂的是大米,所以特別好吃。
大圩古鎮:歷史滄桑隨處可見
大圩古鎮始建於公元200年,距今有1800多年的歷史。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漓江綿延2公裡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房子多為青磚、青瓦的兩層明清建築,歷史滄桑隨處可見。每棟房子設計十分合理,集商住於一身,均由門前、天井、正房、廂房、後院組成。靠街的一般作鋪面從事商業,有樓梯可上二層。
古鎮現在還保留著許多竹編作坊、草鞋作坊、傳統的喪葬用品店、草醫診室、老理發店等一批古老的手工作坊。
到大圩,萬壽橋是必去的地方。萬壽橋始建於明代,是一座用石塊砌起的石拱橋,橋面的石頭已被磨得溜光發亮,間雜些許小草,古樸自然。橋的西面是漓江,橋便成為欣賞漓江及對岸螺蛳山的極佳位置。另外還有高祖廟、清真寺、祠堂、廖宅、黃宅、李宅等也各具特色。
大圩古鎮四周有社公山、景山、磨盤山等景點,大圩還有盛產柑橘橙袖的大果園,風景優美,田園如畫。
大圩鎮飲食文化依托靈川美食,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以正宗的狗肉系列和大圩漓江清水魚為主,眾多美食之中,尤以正宗靈川狗肉為最。
特別是1991年榮獲中國首屆民族文化博覽會“最佳飲食文化獎”後,更是名揚天下,蜚聲中外。形成了南狗(靈川狗肉)北鴨(北京烤鴨)的中國飲食文化大觀。古來素有“狗肉香,佛跳牆”、“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之說,更有“天下第一美味”之譽。
揚美古鎮:彌漫著平淡與安寧
揚美古鎮建於宋代,經歷了上千年歲月。明清時,舉人、進士、禀生、大學士迭出;近代則有辛亥革命先賢梁植堂、梁烈亞,為後人所景仰。古老的街巷,陳舊的宅院,古舊的窗棂,幽深的庭院,刻龍雕花的飛檐,布滿青苔的牆腳,揚美處處彌漫著平淡與安寧。
最著名的當屬揚美古八景:龍潭夕照、雷峰積翠、劍插清泉、亭對江流、金灘月夜、青坡懷古、閣望雲霞、灘松相呼,至今仍舊可尋,留下了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
古鎮更有兩處勝跡,特別值得一看。其一為辛亥革命先賢梁植堂、梁烈亞在古鎮金馬街的故居,孫中山領導的鎮南關起義,曾在這裡召開過秘密會議,商討有關事宜。另一處為建於乾隆元年(1736年)的魁星樓,主樓高15.3米。整座樓呈方形,上小下大,雄偉壯觀,外形像帝王玉玺,故人稱“帝印”。
魁星樓不僅是一處珍貴的文物古跡,也是辛亥革命的一個重要紀念地。1907年10月,辛亥革命前夕,廣西會黨首領黃興、黃和順、黃明堂先在梁植堂家開會,後又轉移到魁星樓繼續開會,部署桂南各地推翻清朝的革命武裝斗爭事宜,其後又在這裡進行秘密活動。南寧市政府已於1996年將這裡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揚美有名的是土雞和左江魚,左江魚味道不錯,新鮮生猛而無一般淡水魚的泥腥味。
揚美的特產都不登大雅之堂,主要特產有醬油、鹹菜、沙糕,其中沙糕味道像柳州的雲片糕,但不如雲片糕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