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壺關縣城南12公裡黃家川鄉南陽護村,坐落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嵕廟。經過一年半的全面修繕,這處800多年的古廟宇一改往昔坍塌敗落之貌,以穩健莊重之態迎接數九嚴冬的到來。
壺關縣文物博物館副館長楊冠告訴記者,1993年至1994年兩年間,國家投資39萬元對三嵕廟金代大殿、香亭等進行了落架大修。2013年至2014年底,文物部門又投資270多萬元對大殿漏雨之處進行了維修,對坍塌的廊房、鐘鼓樓等進行了全面修繕。
近日,記者走進三嵕廟,荒草滿院、坍塌敗落的景象不見了,干淨整潔的大院內一座座古建築穩健莊重、樸實疏朗,其中金代大殿的砂巖石柱子上仍清晰地镌刻著供養人的名字。三嵕廟文保員郭宏志告訴記者,目前共有三名文保員輪流值班看護三嵕廟。
三嵕廟始建於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現存正殿為金代原構,單檐懸山頂,香亭與鐘鼓樓為明代遺構,余皆為清代所建。三嵕廟供奉之神為羿,相傳堯時十日並出,羿提弓於屯留三嵕山射去九日,又射殺猛獸長蛇,為民除害,故而百姓敬奉,大興土木、修築三嵕廟。